喜歡改編真實故事的索德伯格 史蒂文·索德伯格在拍攝了格瓦拉的上下集傳記片《切·格瓦拉:游擊隊》、《切·格瓦拉:阿根廷》以及關(guān)注色情業(yè)的《應(yīng)召女友》后,反響不佳,也令他倍感沮喪,他也希望《告密者》成為自己的翻身制作。 早在2001年,索德伯格在拍攝《十一羅漢》期間便開始了對小說《告密者》的改編。[庫爾特·艾欣沃爾德]的《告密者》是一本篇幅浩瀚的紀實性文學(xué)作品,他在書中詳盡記錄了FBI是如何利用ADM的員工混入公司內(nèi)部獲得掌控ADM集團犯罪的第一手資料的。對于這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新片,索德伯格說:“其實我一直都很喜歡從真實的事件和人物里找到電影的改編來源。我拍格瓦拉的故事是這樣、拍《永不妥協(xié)》是這樣、拍《應(yīng)召女友》也不是胡編亂造。但是這部《告密者》和那些影片都不太一樣。因為涉及到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商業(yè)案件,而且這個案件本身的過程也非常的戲劇化和電影化,所以我只需要選擇出我想要的部分就可以了。庫爾特·艾欣沃爾德是一個我很欣賞的記者。他當(dāng)時在紐約時報,寫作了這個《告密者》。整個報告文學(xué)一共有600多頁。從篇幅上來看,這是一本非常非常大部頭的作品。從情節(jié)上看,因為有600頁的內(nèi)容,所以故事進展地都非常緩慢。我做的改編工作,就是刪除一些太過詳盡的背景資料,把故事拍得緊湊起來。原作是報告文學(xué),一切都要以事實為依據(jù),而我拍的是電影,一切都要符合電影的標準和觀眾的欣賞水準。所以我對原著進行了改動,說起這種改動,和我拍《切·格瓦拉》與不一樣,拍格瓦拉的時候,我的目的是要展示他的波瀾的一生和他的所作所為的影響,所以影片被拍得很長。而這個電影,觀賞性要大于影片的意義,所以我選擇把它拍得好看就行了”。 電影拍攝完畢之后,索德伯格請來了還在《紐約時報》供職的艾欣沃爾德觀賞影片。看完影片之后,艾欣沃爾德對影片很滿意。他說:“很顯然,導(dǎo)演只是把重點放在了竊取商業(yè)機密上,不過這樣做也無可厚非,這畢竟不是報告文學(xué)。電影非常好看,也很精彩,索德伯格是能把握住這種題材的,影片既不太喧嘩也不太沉悶。馬特·達蒙的表演真的叫我眼前一亮”。 為角色增重的馬特·達蒙 馬特·達蒙是好萊塢里不可多得的能編能演能監(jiān)制的明星。除了能出演《心靈捕手》這樣的文藝片外,在《諜影重重》里扮演起能打能跳的特工波恩來也是不在話下。在影片《告密者》中,索德伯格給馬特·達蒙的角色是一個有一點年齡、辦事沉穩(wěn)老練、城府又頗為深厚的馬特·維塔科爾。為了這個角色,馬特·達蒙自毀形象地猛吃猛喝,在幾個星期時間里就增重了30磅。 對于這樣糟蹋自己的身體,達蒙表示:“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了塑造角色考慮。相比較我以前塑造的種種角色而言,維塔科爾是一個普通的白領(lǐng),年齡也是諸多人物中最年長的。所以,根本不可能像波恩那樣去塑造這個人物。在面貌上,可以通過化妝或者是后期處理讓我看起來很老。但是在體型上,我覺得我應(yīng)該胖一點。雖然可以再衣服里穿一個假肚子讓自己看起來有點肚腩,但是那畢竟是假的。在外貌和神態(tài)上我依然是我自己,而不是維塔科爾。所以,我就想是不是應(yīng)該增肥”。 馬特·達蒙的增肥計劃一出來,就得到了導(dǎo)演和其他演員的贊賞。索德伯格說:“我并沒有要求他要去增加體重,他原來的形象已經(jīng)很不錯了。不過她既然愿意為這個角色付出那么多,我也表示歡迎。畢竟這樣做,能讓他在大銀幕上看起來非常真實。帶上一個假肚子,靠化妝雖然也能把他變胖,但是那畢竟是假的”。 馬特·達蒙的增肥計劃非常成功,在銀幕上的效果也是出乎意料的好。他說:“我就是想表現(xiàn)出人物的那種胖乎乎的、懶洋洋的一種疲軟的狀態(tài)。我已經(jīng)不再是全球最性感的男人了,所以我不用擔(dān)心這么做會毀壞我的形象”。 影片改編自同名報告文學(xué)作品,這本書由記者庫爾特·艾欣沃爾德于2000年寫作。 在本片之前,已經(jīng)有一部關(guān)于這個“告密者”的紀錄片被搬上了銀幕。這就是2000年9月15號,芝加哥電視臺的紀實性欄目《老美生活記事》播出的名為The Fix Is In的紀錄片。 為了扮演好有一把年齡的維塔科爾,馬特·達蒙在猛吃猛喝,增重了30磅。 影片全程在事件的發(fā)生地——伊利諾斯州的迪卡特港和維塔科爾在Moweaqua的寓所拍攝。 2002年,在拍攝《十一羅漢》期間,史蒂文·索德伯格就對外界宣布了他要拍攝《告密者》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