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剪子搶菜刀》是遼寧省朝陽市青年農民李銘編劇創(chuàng)作的一部作品。影片被導演寧敬武拍成膠片電影后,在由芬中文化教育和技術交流協會主辦的中國電影周上,作為開幕式影片首先跟歐洲觀眾見面,受到了芬蘭觀眾和美國《綜藝》雜志的好評。 只有初中文化的李銘根據自己生活的見聞,于2005年創(chuàng)作完成反映家鄉(xiāng)人們困苦生活的小說《飛翔的鍋爐》。《鴨綠江》雜志發(fā)表《飛翔的鍋爐》后,導演寧敬武決定將故事搬上銀幕。原本定名為《生日》的本片,因為編劇李銘賦予“李朝陽”磨剪子搶菜刀的手藝,而最后更名為《磨剪子搶菜刀》。盡管影片是部群戲,主演也不是一線大腕明星,但演員真情真性地表演,賺足了觀眾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