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一 1937年,紅軍西路軍和國民黨馬步青、馬步芳部隊在甘肅省河西走廊的犁園口一帶進行了一場實力懸殊的激戰(zhàn),婦女先鋒團戰(zhàn)士姐姐身負重傷流落到附近的山谷林中。姐姐還救起了一位昏迷不醒的小號手,并對他進行精心護理,使他恢復(fù)了健康。從此,兩位紅軍戰(zhàn)士相互幫助,努力尋找戰(zhàn)友和部隊。兩人在沙磧的黑山口遇到一名裕固族小姑娘。小姑娘的家因國民黨馬家騎兵的破壞而毀滅,無依無靠的她便隨著兩位紅軍戰(zhàn)士一起往前走。他們在沙漠中發(fā)現(xiàn)一本紅軍西路軍婦女獨立團犧牲的姐妹們的名冊,姐姐堅毅地表示一定要讓她們的名字被后人知道。但因環(huán)境太過艱苦,身負重傷的姐姐倒在了烽火臺下,小號兵為給姐姐找吃的,被敵人發(fā)現(xiàn)慘遭槍殺。姐姐和小姑娘對小號兵的犧牲感到悲痛萬分,但小姑娘又背起姐姐繼續(xù)在沙漠中行進。姐姐還是犧牲了,小姑娘默默將她埋葬,然后帶著那本烈士名冊,背起小號兵的軍號,繼續(xù)朝陜北走去。 版本二 1937年3月9日至10日,紅軍西路軍在甘肅省河西走廊的犁園口一帶,和國民黨馬步青、馬步芳部隊進行了一場力量懸殊的激戰(zhàn)。幸存下來身負重傷的婦女先鋒團戰(zhàn)士姐姐,流落在附近的山谷林中。 在一個細雨蒙蒙的清晨,姐姐救起了一位昏迷不醒的三十軍的小號手。在她的精心護理下,他病勢日趨好轉(zhuǎn)。從此,這兩位紅軍戰(zhàn)士相依為命,歷盡千辛萬苦,頑強地尋找著自己的戰(zhàn)友和部隊。在饑渴交加,又受到海市蜃樓捉弄的艱苦環(huán)境中,他們不氣餒,苦中作樂盡情歡笑。 幸而在沙磧的黑山口遇到一位裕固族小姑娘,這兩位紅軍戰(zhàn)士才得到一頓飽餐暢飲。小姑娘的家慘遭國民黨馬家騎兵的焚燒,父親被殺害,她無依無靠,便隨這兩位紅軍戰(zhàn)士一起往前走。 他們在荒無人煙的沙漠里找到了一本紅軍西路軍婦女獨立團犧牲的姐妹們的名冊。姐姐捧著名冊悲愴而又堅毅地說道:"她們的名字應(yīng)該讓后人知道。"艱險和痛苦,并沒有磨去他們的意志,他們互相攙扶著,向陜北方向走去,始終保持著樂觀的精神。 然而,經(jīng)過的混沌一片的風沙搏斗,身負重傷的姐姐,終于躺倒在烽火臺下。為了使姐姐能夠活下去,小號兵在荒漠上尋找可吃的東西。而當他的捕獵一只野兔時,遭到了敵人的槍殺。 小號兵的犧牲,使姐姐和小姑娘悲痛萬分。倔強的小姑娘背起重病的姐姐,繼續(xù)在沙漠上行走。 在古老、雄偉的土長城壁上,奄奄一息的姐姐用最后一點力氣,頑強的刻下了犁杖的印記。 小姑娘默默地埋葬了姐姐,拿起那本烈士的名冊,背上小號兵的軍號,繼續(xù)朝陜北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