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從一開始就進入一個人物身份全是謎的間諜世界,觀眾還來不及琢磨,一個又一個高潮接踵而至。其中三處尤為精彩:主角從布拉格一家裝修新潮的咖啡館逃離時,打爛巨大的魚缸,不僅畫面獨特,而且具有象征意義(他掉進一個大魚吃小魚的海洋世界);主角潛回中央情報局偷文件的情節(jié)已成為經(jīng)典;影片的最后一個高潮是他趴在火車頂上,前有隧道,后有直升機追趕,全然是視覺過山車的效果。2000年的第二集由吳宇森導(dǎo)演,有一種典型的吳氏風格,夸張而富有詩意;劇情搬到了澳洲,頭緒遠不如第一集繁復(fù)。愛情線依然是薄弱環(huán)節(jié)。預(yù)計2005年推出第三集。 ·最初為本片編寫曲目的是Alan Silvestri,在他退出前已經(jīng)完成了23分鐘的樂章,后來他將這段音樂用在1996年的《蒸發(fā)密令》當中。 ·電視劇版《諜中諜》的鐵桿粉絲非常不滿本片對吉姆的描寫。 ·在拍攝伊森潛入中情局總部竊取情報的畫面時,被懸在半空中的克魯斯總是頭部著地,為了保持身體平衡,克魯斯不得不在鞋里放了很多硬幣。 ·中情局總部大廳是在倫敦的郡議會大樓拍攝的,而塔橋旁邊的直升機停機坪是臨時搭建的。 ·布萊恩·德·帕爾瑪最初希望朱麗葉·比諾什扮演克萊爾。 ·本片是在全美3000多家影院上映的第一部影片。 ·伊森吊在天花板上竊取情報的方法源于1964年的《通天大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