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4月4日出生于彰化。大三時對電影產(chǎn)生興趣,至影劇系電影科旁聽相關課程,受到黃建業(yè)、張昌彥、李道明等老師的啟發(fā),對電影的了解也更上一層,當時擁有豐富片源的“太陽系MTV”也幫助他累積了大量的觀影經(jīng)驗。暑假時他到長澍傳播公司實習,參與現(xiàn)場拍攝工作,也了解到自己對于電影工作想像與現(xiàn)實的落差。原本希望能夠拍片的蕭汝冠,退伍后進入了意象后制公司,從剪接工作開始學起。1997年適逢非線性剪輯引進電影業(yè),一開始就是使用電腦在作業(yè)的蕭汝冠于是轉(zhuǎn)投臺北影業(yè)公司,將自己的非線性剪輯技術帶進電影后制領域里。
幸運的,他在投入電影剪接工作的初期,就有機會與許多知名導演合作,也在工作中漸漸學習掌握電影的步調(diào)。2001年蕭汝冠為林正盛剪輯《愛你愛我》時結(jié)識了前輩剪接師廖慶松,在剪輯的概念上受到很多深遠影響,并且經(jīng)由廖慶松的推薦而獲得更多磨練的機會,使得他改變了面對影片素材的態(tài)度,“一個片子在被拍攝當下就是一個生命了,所以我要試圖去找出最適合那部影片的節(jié)奏,逐漸就會更尊重影片的本來的面貌?!笔捜旯谶@么說。
目前他仍然堅守電影剪接工作,除了電影外,也從事電視劇、廣告剪輯,偶爾受邀為影像科系學生講課。
1968年4月4日出生于彰化。大三時對電影產(chǎn)生興趣,至影劇系電影科旁聽相關課程,受到黃建業(yè)、張昌彥、李道明等老師的啟發(fā),對電影的了解也更上一層,當時擁有豐富片源的“太陽系MTV”也幫助他累積了大量的觀影經(jīng)驗。暑假時他到長澍傳播公司實習,參與現(xiàn)場拍攝工作,也了解到自己對于電影工作想像與現(xiàn)實的落差。原本希望能夠拍片的蕭汝冠,退伍后進入了意象后制公司,從剪接工作開始學起。1997年適逢非線性剪輯引進電影業(yè),一開始就是使用電腦在作業(yè)的蕭汝冠于是轉(zhuǎn)投臺北影業(yè)公司,將自己的非線性剪輯技術帶進電影后制領域里。
幸運的,他在投入電影剪接工作的初期,就有機會與許多知名導演合作,也在工作中漸漸學習掌握電影的步調(diào)。2001年蕭汝冠為林正盛剪輯《愛你愛我》時結(jié)識了前輩剪接師廖慶松,在剪輯的概念上受到很多深遠影響,并且經(jīng)由廖慶松的推薦而獲得更多磨練的機會,使得他改變了面對影片素材的態(tài)度,“一個片子在被拍攝當下就是一個生命了,所以我要試圖去找出最適合那部影片的節(jié)奏,逐漸就會更尊重影片的本來的面貌?!笔捜旯谶@么說。
目前他仍然堅守電影剪接工作,除了電影外,也從事電視劇、廣告剪輯,偶爾受邀為影像科系學生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