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影劇組畢業(yè),美國紐約雪城大學電影碩士。實驗電影《劇終》、《失焦》、《再做一次》頗受好評。1982年,陶德辰任職中影制片部編審組,提出拍攝由四個年輕導演合作的小成本電影的構(gòu)想,經(jīng)小野、明驥等人的努力,此構(gòu)想由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等四位年輕導演拍成《光陰的故事》一片,成為「臺灣新電影」的濫傷。后來因為這部影片賣座成功,而使得當時那批新人導演能夠有機會繼續(xù)拍攝電影?!豆怅幍墓适隆分?,陶德辰所拍的的「小龍頭」一段,透過沉穩(wěn)和緩的鏡頭把民國五十年代的社會背景表達出來,在道具、色彩及小動作上充滿暗喻的手法,充分反應陶德辰用電影形式創(chuàng)造內(nèi)容的電影觀。陶德辰其他作品還有《單車與我》(1984)、《福德正神》(1986)。
文化大學影劇組畢業(yè),美國紐約雪城大學電影碩士。實驗電影《劇終》、《失焦》、《再做一次》頗受好評。1982年,陶德辰任職中影制片部編審組,提出拍攝由四個年輕導演合作的小成本電影的構(gòu)想,經(jīng)小野、明驥等人的努力,此構(gòu)想由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等四位年輕導演拍成《光陰的故事》一片,成為「臺灣新電影」的濫傷。后來因為這部影片賣座成功,而使得當時那批新人導演能夠有機會繼續(xù)拍攝電影?!豆怅幍墓适隆分校盏鲁剿牡牡摹感↓堫^」一段,透過沉穩(wěn)和緩的鏡頭把民國五十年代的社會背景表達出來,在道具、色彩及小動作上充滿暗喻的手法,充分反應陶德辰用電影形式創(chuàng)造內(nèi)容的電影觀。陶德辰其他作品還有《單車與我》(1984)、《福德正神》(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