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
1905電影網(wǎng)訊 近日,《看電影》午夜場舉辦了電影《塔洛》的觀影沙龍。一眾文藝青年們,在北京冬日的霧霾之中穿梭,趕赴這場“限量上映”的視覺盛宴。電影《塔洛》,是由藏族導演萬瑪才旦執(zhí)導,藏族演員西德尼瑪、楊秀措主演的純藏語影片。
電影顛覆了人們對藏地的一貫印象,并沒有大幅展現(xiàn)西藏特殊的地貌和人文景觀,而是將鏡頭集中于牧羊人塔洛(西德尼瑪飾)和小縣城里的理發(fā)店洗頭妹楊措(楊秀措飾)身上。塔洛下山,遇到了山上沒有的身份之謎,山下的人不能僅僅是“自己知道自己是誰”,每個人都必須有一個身份證明。
下山照相,偶遇楊措一系列變化打破了塔洛安逸的牧羊人生活。塔洛的內(nèi)心孤獨而干凈,奉行非黑即白的價值觀。他不會說漢語,卻可以用漢語背下來毛主席語錄“為人民服務”。塔洛是孤獨的也是羞澀的,不知怎樣拒絕闖進他世界的楊措。他一直都在默默承受。
塔洛如同那只他口袋里失去父母的小羊羔,沒有身份沒有話語權(quán)。他只想做一個為人民的利益服務的好人。塔洛身上的價值觀,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好像博物館里的珍饈。然而面對楊措,塔洛不得不剪掉了自己的“小辮子”。沒有了“小辮子”的塔洛還是塔洛么?
塔洛下山的命運,注定是悲劇的么?“小辮子”沒了,羊群遭遇狼群襲擊,楊措帶著塔洛賣掉羊的十六萬巨款逃走。剃光頭了的塔洛,面容顯得和善,但他自己卻覺得自己像一個壞人。也許塔洛還是適合和他的羊群在一起,動物不會利用別人的純真,狼群咬死羊群是人人皆知的自然規(guī)律。塔洛下山,是人性的純真和陰謀的對抗。
觀影之后,《看電影》雜志主編阿郎、電影《塔洛》導演萬瑪才旦、女主角楊秀措同觀眾進行了一場對談。主編阿郎表示,《塔洛》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達到了電影語言的極致,這是一部解讀緯度非常寬闊的電影。
導演萬瑪才旦說,電影改編自其原創(chuàng)的同名小說,而發(fā)現(xiàn)梳著小辮子的中年男人形象,是《塔洛》創(chuàng)作的最初靈感。電影中的小羊羔是拍攝時加入的,同塔洛的命運形成了側(cè)面的參照。塔洛在山上的部分沒有任何臺詞,強化了孤獨的生活狀態(tài)。
女主角楊秀措在看過《塔洛》劇本之后對導演說:“楊措的角色非我莫屬。”楊秀措為了出演《塔洛》剪掉了長發(fā),增肥13斤。為演好全片重要的“塔洛剃頭”戲,提前去發(fā)廊體驗生活,并且真的剃了三個人的頭。
在觀眾提問的環(huán)節(jié),有觀眾同導演說,她理解的塔洛是一個非常孤獨的人。影片展示的塔洛狀態(tài)直擊人心。萬瑪才旦導演答道,不同的觀眾對“塔洛”有不同的解讀角度,這是這部電影特別的地方。
觀眾還注意到塔洛同楊措去的卡拉OK的墻上掛著一副畢加索的畫,不知是何用意。萬瑪才旦導演回答道,那幅畫本來就在那個場景里,畢加索抽象風格的畫作,能夠反應塔洛在卡拉OK中迷亂的心理狀態(tài)。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版權(quán)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友情鏈接 | CCTV6廣告招商
電影頻道節(jié)目中心官方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