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網(wǎng)訊 在新片
《脫軌時代》中,
潘粵明飾演了一個落魄的失婚男性,在拍這部戲時,他正好遭遇與
董潔的婚變,甚至有人調(diào)侃:讓潘粵明演“前夫”最合適不過了。在接受電影網(wǎng)專訪時,潘粵明也大方地提起了那段低潮期,并且釋然地表示一切都過去了,現(xiàn)在一門心思忙工作心無雜念,反而很快樂。
聊《脫軌時代》:就是一堆羅圈債
《脫軌時代》是一部用層層疊疊的三角戀堆砌起來的都市愛情電影——
張靜初因潘粵明出軌而離婚,后來遇到富二代
吳克羣窮追猛打,潘粵明又回心轉(zhuǎn)意,張靜初的閨蜜又看上了吳克羣……用潘粵明的話來說,就是一堆“羅圈債”。
電影網(wǎng):先介紹一下《脫軌時代》中的角色吧。
潘粵明:這次演了一個落魄的小編輯,家庭破裂,跟張靜初結(jié)婚有一段時間,育有一子,感情不和。個性比較自卑,糊里糊涂的,挺有喜劇色彩的。
電影網(wǎng):這部戲的感情關系是不是還挺復雜的?
潘粵明:對,我只是這個舞臺中的一個元素,戲要好看的話,生旦凈末都得齊。女主角是張靜初演的許可,想擺脫家庭的束縛,遇到了追求她的男人,和我這個“前夫”,陷入兩難。我這邊也有其他女人介入,追求張靜初那個男人也有其他女人介入,就是一堆羅圈債吧!
電影網(wǎng):當初怎么想到接這部戲的?
潘粵明:跟
陸川一直想合作,卻沒有機會,我進組比張靜初早,在聊劇本的時候也編了不少情節(jié),大家都很期待,貢獻了不少熱情。
電影網(wǎng):張靜初做制片人怎么樣?
潘粵明:她是一個操心的人,她有緊張的一面,也有孩子氣的一面,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角色上,有時候難以抽離,所幸團隊還比較能夠互相照應。
電影網(wǎng):電影中除了女性視角,有沒有從男性角度出發(fā)?
潘粵明:就是陰陽協(xié)調(diào)吧,如果純粹拍給女性看,就會失掉一半的觀眾嘛。陸川作為監(jiān)制,他能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去均衡一個片子的藝術追求。
電影網(wǎng):有一場強吻張靜初的戲是你即興加的吧?
潘粵明:張靜初是一個專業(yè)的電影演員,標準的現(xiàn)場選手,她需要一些即興的東西,這樣很過癮,有充足的刺激空間,有些戲都可能不打招呼的。那場戲是她已經(jīng)明確地要跟你分開了,你還希望憑借過往的感動跟她拉近距離,光吃蛋糕送禮物意義就不大了,就要有一些行動上的親近。張靜初特別逗,她會給自己規(guī)定一些內(nèi)心的銅墻鐵壁,跟她在鏡頭前交流就能看到那些壁壘,你就清楚怎樣會有特殊的效果。所以當時就打算強吻她,也會有顧慮,要考慮周邊環(huán)境,所幸是數(shù)字時代,如果是膠片的話就比較難實現(xiàn)了。
電影網(wǎng):當時張靜初的反應是?
潘粵明:我們那天拍那場戲壓力特別大,不是只有我們在拍分手,所有電影都有感情元素,我們要想拍出讓人值得看的電影,首先得自己感動,那時候還是梅雨天氣,就是那么一天天熬過來的。她看回放的時候,也很震撼。
婚變低潮已經(jīng)過去 后面會更精彩
經(jīng)歷了與董潔的失敗婚姻,潘粵明著實低潮了一陣子。眼下,他開始反思了自己過去的生活,反思職業(yè)規(guī)劃,他發(fā)現(xiàn),只有工作才能讓他走出低潮,也只有心無雜念地不停工作,才能讓后面的事更精彩。
電影網(wǎng):拍戲的時候遭遇婚變,是很低潮嗎?
潘粵明:對,我去年一整年狀態(tài)都不好,但是人總是要走出來嘛,還是要面對現(xiàn)實,正視自己該做的事情。反正那會兒要是沒拍戲,現(xiàn)在也不會有這樣一個作品,大家拉我出來干活兒,轉(zhuǎn)移一下注意力,其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電影網(wǎng):現(xiàn)在已經(jīng)徹底走出來了?
潘粵明:我早就好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專注眼前的工作了,工作很多,也都還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沒有那么多雜七雜八的念頭,很開心。
電影網(wǎng):這個角色跟你像嗎?
潘粵明:一定有,因為你拍戲肯定會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多多少少逃不掉的。這個人物只能代表編劇和導演要的,我更拿手的東西還沒有呈現(xiàn)出來,后面會更精彩。
潘粵明:看過他的微電影,但是沒有合作過,生活里我們是很好的朋友,很有才氣。最近拍的都是一些導演處女作,
盧庚戌、
孔二狗,還挺有意思的,去年扶持了三個“處女”。
電影網(wǎng):接下來要拍什么戲?
潘粵明:現(xiàn)在就是在橫店要把《儒林外史》拍好,這是名著里唯一沒有搬上銀幕的,我也挺喜歡范進這個人物的,裝瘋賣傻,喜劇、激情、苦情,全齊了,在這人身上也是過了一把戲癮,挺泄私憤的。
電影網(wǎng):有沒有關注到奧斯卡小李再次陪跑引起的網(wǎng)絡效應?
潘粵明:這只是中國人在網(wǎng)絡上的態(tài)度,畢竟奧斯卡是嚴謹公正的,人家有自己的專業(yè)評判方式,這也代表一種精神吧,甭管你拿不拿獎,你已經(jīng)獲得觀眾認可,也是一種收獲。
電影網(wǎng):那你怎么看待
廖凡的柏林影帝效應?
潘粵明:我沒覺得我默默無聞,我要做的都是我想做的事情,獲獎對于中國市場是一個極大的鼓舞,國際上越來越認可我們的作品,這是一個特別好的信號,市場會越來越大,表演方式會有新的火花??赡艽蠹抑滥阍诿?,但不知道你在忙什么,但是這跟你的付出是成正比的,我以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地方了,我的規(guī)劃存在一些漏洞,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認識到這些問題,我相信以后就不會有所謂的默默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