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之路》:尊嚴在自己心里
時間:2008.10.2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未知
分享到:
對于《光榮之路》,不喜歡籃球的觀眾也許難有耐心看下去,因為影片的大部分篇幅都交給了球場,就像《百萬寶貝》或《鐵拳男人》等一樣平常的體育勵志片而已。但對于熱愛籃球,尤其是熱衷NBA的觀眾來說無異于是一份令人感動的超級大禮,它在帶給我們精神上的感動之外,還給每一個球迷講述了那段塵封的艱辛記憶。
看完《光榮之路》,我終于知道了黑人球員那段關于籃球的艱辛歷史,當我再次想起奧尼爾勢大力沉的扣碎籃框,科比氣吞山河般單場拿下81分,麥迪35秒有如神助般轟下13分這一幕幕精彩時,我不得不感謝哈金斯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沒有他,也不會有張伯倫的單場100分,拉塞爾的11枚NBA總冠軍戒指,飛人喬丹等許多黑人所創(chuàng)造的歷史顛峰。
《光榮之路》取材于1965年的全美大學生籃球聯(lián)賽(NCAA)聯(lián)賽,白人教練哈金斯在美國社會面臨著黑白種族沖突對立的狀況下,決心在NCAA里面闖出名堂,他不以膚色區(qū)分天才,力排眾議組織了一群非常有籃球天分的黑人學生作為西德州聯(lián)隊的核心,開始了他艱苦的光榮之路。經過一個訓練期的接觸,哈金斯堅定的信心感染了球隊里的每一個人,這支五名黑人先發(fā)的球隊一路披荊斬棘直指總決賽,最后擊敗著名白人教練拉普所率領的清一色白人隊肯塔基,并最終獲得總冠軍,不僅捍衛(wèi)了黑人的尊嚴,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使美國籃壇正式進入黑白共存的時代。
《光榮之路》是一部籃球題材的勵志傳記片,講述了一個敢于向傳統(tǒng)觀念發(fā)起挑戰(zhàn)的偉大教練,一群為捍衛(wèi)尊嚴而戰(zhàn)的黑人球員。起初,教練哈金斯把他們召集在一起,就是看中了他們出色的籃球技術和天分,而黑人運動員們也是純粹因為熱愛籃球而愿意跟哈金斯起到學校,隨著比賽的不斷深入,這支由大多數黑人組成的球隊卻取得了比白人還優(yōu)異的成績,在那個黑人遭受鄙視的年代,他們遭受了比常人還多的白眼和辱罵,甚至還被恐嚇和毆打,他們一度產生了退縮之意,想放棄熱愛的籃球運動。當哈金斯告訴他們尊嚴不是靠別人施予而是在自己心里,靠每個人去努力爭取后,他們終于明白,比賽已經不僅僅是為冠軍而戰(zhàn)了,而是為了捍衛(wèi)自己捍衛(wèi)整個有色人種的尊嚴而戰(zhàn)了。和球員談到尊嚴時,教練哈金斯談到了自己開卡車的父親,他希望他的球員要像尊重自己的父親那樣尊重自己。
是的,我們每個人都不想成為被戲謔和鄙夷的對象,都希望活的非常有尊嚴,但有很多人又往往事與愿違,自尊被一次次侵犯,不禁自怨自艾甚至慢慢蝕掉尊嚴。其實在生活中,不管我們出身多么卑微,從事什么職業(yè),都要固守自己心底的尊嚴,始終做到自尊自愛。
影片中有兩處給我印象最深:一是在常規(guī)賽的最后一場比賽中,隊員們由于懼怕來自白人的恐怖活動,從而有意的輸掉比賽,說明了當時的美國社會對種族歧視的強烈程度。另一處是哈金斯在總決賽打響的頭天晚上把球員召集到球場宣布要全部起用黑人球員時,白人隊員無私的奉獻精神更加凝聚了這個團隊。
其實,精神上表現(xiàn)出來的高貴氣質是比任何東西和成就更能震撼人的品質,正因為他們身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這種氣質,他們在返回的機場受到了白人的隆重歡迎,同時也意味著被整個社會所接納,他們用行動找回了自己的尊嚴。
《光榮之路》同時也是一部美國黑人球員參與籃球運動的歷史教科書,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后來也都走上了職業(yè)球員之路,為籃球發(fā)展注入了強勁的生命力。如今,黑人球員在全美三大聯(lián)賽中(NBA,NBL,NCAA)占據了絕對的控制地位,在這個曾經以白人為天下的球場上,黑人現(xiàn)在主宰了一切,美國職業(yè)籃球發(fā)展之路的每一塊奠基之石幾乎清一色的都是黑人,是黑人開創(chuàng)了一個又一個時代。當科比、詹姆斯、麥迪、保羅等超級黑人巨星拿著數千萬美金的年薪時,不知會不會想到那個連打球幾乎都成為奢望的時代。
影片中還出現(xiàn)了一個令人尊敬的名字:帕特萊利,這個曾經是湖人、尼克斯、熱火隊的人稱“神算子”的教練,影片所出現(xiàn)的所有球員現(xiàn)在也只有這個頭發(fā)從來梳得一絲不茍風度翩翩的老人活躍在NBA現(xiàn)役球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