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達華、吳君如《歲月神偷》劇照
《歲月神偷》劇照
《歲月神偷》海報
獲第60屆柏林電影節(jié)新生代單元最佳影片大獎、本屆香港電影金像獎6項提名大熱的《歲月神偷》于3月11日在香港率先上映。截至3月14日,上映四天首周末票房近500萬,擊敗同期上映的包括《拆彈部隊》和《割喉島》在內(nèi)的眾多好萊塢強片,榮登香港新片首周票房冠軍。銀幕上真實的“香港往事”令港人笑中有淚,在全港迅速掀起觀影熱潮。據(jù)確切的消息,《歲月神偷》將挾金像獎大熱之勢,于4月中旬登陸內(nèi)地。
首周末票房500萬 香港強片擊敗奧斯卡大鱷
在上個月落幕的第60屆柏林電影節(jié)上,放映后倍受好評、獨享外國媒體和觀眾5分鐘起立鼓掌的《歲月神偷》眾望所歸摘得新生代單元最佳影片水晶熊大獎。而在即將舉行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上,這部由羅啟銳(《玻璃之城》)執(zhí)導(dǎo)、張婉婷(《秋天的童話》)監(jiān)制,任達華與吳君如聯(lián)袂主演的傾情之作也獲得了包括最佳編劇、最佳男女主角在內(nèi)的6項提名,成為金像獎大熱門。3月11日,影片率先在香港火爆上映,上座率爆滿令影院紛紛增加場次。至14日,首周末四天票房470萬元,場均上座率高達9成,堪稱近年來香港本土電影的最好成績。在柏林獲獎的《歲月神偷》更擊敗了同期上映的今年奧斯卡大獎最佳影片《拆彈部隊》(3天150萬)和馬丁·西科塞斯的猛片《割喉島》(4天200萬),憑借火爆的觀影熱潮和良好的口碑,有望在本周突破1千萬大關(guān)。
香港版《活著》感動全港 “永利街”成“重點保護對象”
60年代的香港,風云變幻。一面忍受港英政府的壓制,一面又受到內(nèi)地運動的波及,更要面對不時登陸的臺風暴雨。一段純美的戀情、一場掃蕩整個香港的颶風暴雨、更有一場潛伏已久的噩夢,讓普通小市民羅鞋匠一家天翻地覆……《歲月神偷》根據(jù)導(dǎo)演羅啟銳的真實經(jīng)歷改編,濃縮了一代香港人振奮揪心的奮斗成長史,堪稱一部不折不扣的“香港往事”。劇情波瀾起伏、畫面懷舊唯美、配樂柔美動聽,導(dǎo)演在細節(jié)也精雕細琢,讓觀眾在淋漓暢快的笑淚中倍受感染。更有觀眾直言是近年來最好的香港電影,“可以說是香港版《活著》,對港人來說更真切”。《歲月神偷》大掀熱潮的同時,也令取景地“永利街”一夜之間風靡全港。成千上萬的影迷、大學(xué)生、觀光客和媒體來這個唯一保存著舊香港風貌的街道參觀拍照。更有熱心港人和住戶發(fā)起“黃絲帶搶救永利街”行動,聯(lián)名呼吁取消對永利街的拆建計劃,為舊香港保留一份“真本色”。
港式熱潮勢不可擋 4月中旬登陸內(nèi)地
從《海角七號》到《艋舺》,近年來,臺灣電影掀起了猛烈的“臺風”。而歷經(jīng)百年的香港電影,在經(jīng)歷了八、九十年代的輝煌之后,昔日的光芒淹沒在好萊塢、合拍片和韓片日片里了。直到今年,作為香港電影百年致敬之作的《歲月神偷》,不僅在柏林電影節(jié)載譽而歸,更憑借真實細膩的故事和感動全香港的力度,再一次樹立了“經(jīng)典港產(chǎn)片”的形象。影片上映后,得到眾多電影人和影評人的好評和贊許。羅啟銳與張婉婷這對華語影壇最有才的夫妻檔蟄伏多年,繼《秋天的童話》、《玻璃之城》之后,再度打造了一部“偉大的、經(jīng)典的好電影”。隨著影片的火爆上映,《歲月神偷》掀起的港式熱潮將愈發(fā)熱烈。據(jù)確切的消息,影片將于4月16日登陸內(nèi)地大銀幕,屆時內(nèi)地的影迷觀眾將與香港同胞一道,共同感受與見證那段感懷難忘的光輝“歲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