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jié)上,文森特·加洛可謂是一時風頭無兩,先是主競賽單元里有他導演的影片《寫在水中的承諾》入圍;后是在地平線單元里,他的新片《代理人》(The Agent)再次入圍。不過,這可不是加洛在這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上“旋風”的終點,在威尼斯宣布完自己的競賽單元名單之后,波蘭導演杰茲·斯科利莫夫斯基的新片《必要的殺戮》也加入了主競賽陣容。而這部電影的主演,竟然又是文森特·加洛——2010年威尼斯電影節(jié),文森特·加洛足以讓人“不可思議”,但是加洛的“不可思議”卻絕對不僅僅是三部與他有關的電影入圍威尼斯這么簡單。
流浪歐洲的“純爺們”
說文森特·加洛是純爺們一點也不夸張,單看他的長相:高顴骨、方下巴、一頭卷發(fā)、一臉拉擦的胡子、一雙深陷的眼窩,這讓他與好萊塢的奶油小生相去甚遠,又讓他不同于別的肌肉壯漢??瓷先?,加洛就是一個極有故事和過去的男人,實際上,這個純爺們就是非常有“過去”的。和他的相貌相比,他的故事更加“純爺們”。
加洛出生在紐約州的水牛城,這是美國的一個西部城市。他的爸爸媽媽都是來自西西里島的移民,在美國靠給別人剪頭發(fā)為生。實際上,他的爸爸還是一個職業(yè)賭徒。文森特·加洛從小便與眾不同,他不喜歡隨大流,也不喜歡同齡人喜歡的流行文化。16歲的時候,文森特·加洛被自己的父親掃地出門,關于他的父親為什么要趕走自己的親身兒子,這個無從考證,但是這次“出走”卻對加洛的一生產(chǎn)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離開了家庭庇護的加洛獨自在紐約居住,依靠打點散工維持自己的生活,并且支付自己在紐約甜美家園中心學校的學費。沒過多少時間,加洛厭倦了國際大都市的紐約,只身一人前往了歐洲,在那里過起了流浪漢的生活。
如此“心太羈”
在歐洲,文森特加洛一邊游玩、一邊乞討;一邊游歷,一邊流浪。在自己的血統(tǒng)的發(fā)源地意大利,加洛第一次“觸電”。雖然自己居無定所,但是在諸多歐洲的歷史名城中,加洛還是選擇了巴黎和羅馬作為自己的長期落腳點。加洛狂熱地喜愛著搖滾樂和朋克樂,據(jù)說,他個人收藏了超過15000張的搖滾唱片。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加洛開始積極地參與到各種樂隊之中,他先是在演唱會和MV中展示自己的霹靂舞才華,后又成為了好幾個搖滾樂隊的吉他手和主唱。The Plastics、Pork、Bohack、Gray等等樂隊中都留下了他的名字。甚至還有個意大利樂隊以他的名字寫了一首歌。出了客串之外,加洛還是一個很不錯的電子音樂人,曾在著名電子廠牌Warp!旗下發(fā)表了多張專輯。
除了音樂之外,加洛還是一個模特,因為他的陰郁外表和帶有戾氣的眼神,CK相中了他,而他的T臺走秀也在CK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直到今天,已經(jīng)48歲的文森特·加洛還是會時不時地出現(xiàn)在T臺上——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傳奇。在漸漸淡出模特事業(yè)之后,加洛開始繪畫,就在自己的繪畫漸漸得到主流認可并且能讓他大撈一筆的時候,他卻急流勇退,退出了繪畫圈。加洛對此的解釋是“我不喜歡別人說我的畫作漂亮,所以我就不畫了”。后來,加洛成了一名職業(yè)的摩托車賽車手,不過他很快也就和賽道說了再見。終于在1986年,加洛26歲的時候,他找到了能讓自己安心的東西——電影。他成了一名主要工作是表演的“演員”,并且一直做到了今天。
下一頁:來自水牛城的意大利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