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養(yǎng)生養(yǎng)顏須力主養(yǎng)肝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這個時候肝臟功能也轎往時更加活躍。所以春天是養(yǎng)肝的好季節(jié)。我國的中醫(yī)養(yǎng)生認為,人在一年四季中身體應側重不同的養(yǎng)護。人的身體也跟自然界一樣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循環(huán)。所以人也應在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特別是在中醫(yī)理論中,人的五臟與四季對應。四季之中,春天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肝臟也是木性;因此春氣通肝,春季易使肝旺。
春季養(yǎng)肝首先要注意調節(jié)情緒,避免肝氣淤滯。人的情緒是跟肝臟相互牽制,相互影響的。不論是出于養(yǎng)生的目的還是出于其他,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應該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tài),不要大喜大悲。這樣有利于肝氣順調,不僅心情舒暢了,也保持了身體的平衡與健康。懂得愛護自己的朋友知道,保持健康與青春活力,都要學會調理情緒、緩解壓力。壓力較大時可以到大自然去放松,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去,郁結就容易得到疏解,或者找談得來的朋友去傾訴、玩樂、休閑,抒發(fā)郁結的情緒。
春季養(yǎng)肝在飲食方面也大有講究。中醫(yī)上認為,春天時肝氣較旺,所以酸味的食物有增強肝的功能,使本來就偏旺的肝氣更旺,而肝旺會損傷脾臟的功能,因此,春天要少吃一些酸性的食物;而甘味、甜味的食物可以滋補脾臟,可以多吃一些大棗、山藥等補脾食物,補充氣血、解除肌肉的緊張。所以,在春季應該多甜少酸,以利于壯肝益脾。
傷肝四因素
生活中養(yǎng)肝護肝不止是多吃一點甜或者少吃一點酸就可以解決,總會在一些日常生活中傷害到我們的身體,包括肝臟:
因素一:在外飲食、聚餐中的疾病傳染
我國乙肝病毒攜帶者很多,據目前統(tǒng)計,已經多達1.3億人,也就是說每10個人中就有一名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就餐衛(wèi)生,公眾聚餐使用公筷,也不要為別人夾菜。
因素二:不知不覺中攝入了黃曲霉素
小編特別提醒您,黃曲霉素是傷肝的主要毒素。而豆腐乳中就含有大量黃曲霉素,還有霉變的大米、苦花生米和瓜子都含有黃曲霉素。它可使肝癌發(fā)生率提高好幾個百分點。另外,日常用的保鮮膜、劣質快餐盒遇熱會產生大量黃曲霉素,反復用過的油炸出的油條等食品要盡量少吃。
因素三:空腹喝酒導致肝臟受損
中國人有著博大精深的酒文化,逢年過節(jié)、親友相聚、談生意、日常娛樂都要喝酒。但是卻不知道,酒精主要通過肝臟分解,而酒精傷肝,若長期大量地喝酒,肝所受的傷害是巨大的。日常生活不要酗酒,更不要空腹喝酒,空腹喝酒更易吸收乙醛。
因素四:藥物的侵害
能引起肝損害的藥物至少在200種以上,其中包括阿斯匹林、螺旋霉素、口服避孕藥等日常藥物。是藥三分毒,不能因其他疾病的治療大量用藥而傷害肝臟,日常生活中,吃藥更要謹慎。
幾種養(yǎng)肝護肝的方法:
多喝水排毒,養(yǎng)護肝臟
人體很多毒素都是通過水分的排出同時一起排出體內。而初春寒冷干燥身體更需要大量地補充水分。其實,多喝水對人體有很多好處,不僅可以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促進腺體,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均衡飲食,減少對肝臟的傷害
其實飲食對肝臟的健康與否影響很大,除了不要暴飲暴食或常饑餓外,還要注意食物的均衡搭配。饑、飽不勻的飲食習慣,會引起消化液分泌異常,導致肝臟功能的失調。而春季飲食中的均衡,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的攝入取得相應的平衡,會讓肝臟更好地運作。
樂觀心態(tài)有益肝氣暢行
不論針對什么,樂觀總會讓人保持健康與活力。特別是肝喜疏惡郁,如果生氣發(fā)怒的話就會導致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成疾。所以如果想要保持肝臟的強健,就要學會控制怒火,要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無憂無慮,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發(fā)、順調。遇到特別生氣的事先冷靜一下,深呼吸十次再說話。而且,愛生氣的人容易老哦!
運動強體護肝臟
健康永遠離不開飲食跟運動。春季氣溫回暖,適合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極拳等,既能使人體氣血通暢,促進吐故納新,強身健體,又可以怡情養(yǎng)肝,達到護肝保健之目的。愛美的人要積極運動,不要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哦,運動可以讓你健康,以及保持你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