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網(wǎng)訊(文/暖晴)第33屆韓國電影青龍獎于11月30日在韓國首爾舉行頒獎禮,
金惠秀、
劉俊相主持,各大獎項紛紛揭曉。《圣殤》獲得最佳影片獎,崔岷植、
林秀晶分封帝后,
趙正錫、
金高恩當選最佳新人,而
鄭智泳導演則憑借
《斷箭》獲封最佳導演,
河正宇、
金秀賢、裴秀智、
孔孝真則獲得人氣明星獎的榮譽。相比青龍獎“分蛋糕”式的皆大歡喜,大鐘獎上的“15冠王”
《雙面君王》只獲得最佳美術(shù)這樣的技術(shù)類獎項。
最佳影片:《圣殤》(a KIM KI-DUK film)
本屆青龍獎的最佳影片得主是金基德導演執(zhí)導的《圣殤》,這也是該片繼9月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得“金獅獎”和10月第32屆影評獎之后,獲得的韓國國內(nèi)最高認證榮譽。金基德導演在領(lǐng)獎時表示,《圣殤》只有25名工作人員、1億韓元(約60萬人民幣)的制作費和10天的拍攝期。這部電影能夠完成,并非我個人的努力,而是全靠工作人員和演員們的熱情。希望我們的社會,也能以人為本,而不是以金錢為先。另外同時提名的還有《雙面君王》、
《盜賊同盟》、
《與犯罪的戰(zhàn)爭:壞家伙們的全盛時代》、《斷箭》。
《圣殤》是金基德的第18部作品,也是他在時隔四年繼
《悲夢》后,再度以導演身份回歸韓國大銀幕的作品。雖然在韓國上映以后的票房成績遠遠不敵好萊塢大片和韓國本土的商業(yè)電影,但在“威尼斯效應(yīng)”和主演的一再呼吁下,還曾取得單日票房榜亞軍,僅次于
《諜影重重4》。金基德在經(jīng)過多年來韓國國內(nèi)票房失利和輿論壓力之后,2011年的紀錄片
《阿里郎》甚至讓韓媒驚呼金基德是不是瘋了,居然讓全世界都看到他過得多糟糕。而《圣殤》是他重新回歸大眾視線正式邁出的第一步,依然關(guān)注邊緣社會,鏡頭卻顯得節(jié)制許多。
《圣殤》的原片名Pieta是意大利語,意為“施恩”,通常以“圣母憐子”圖或塑像來表現(xiàn)。影片講述了惡毒的討債人在遇到一個自稱自己母親的女子后發(fā)生的一段神秘而又殘酷的故事。江度作為一個冷血無情的黑道中人,無親無故,獨來獨往,在“執(zhí)行任務(wù)”時害死了許多為生計所迫的人,埋下了無數(shù)仇恨的種子。一天,一個中年女人突然來到他面前跟他說他是她失散多年的兒子。江度起初認為很荒誕,但這個女人無比堅定的種種行為讓他從將信將疑到將計就計,他也漸漸迷上了有親人陪伴的感覺,并且在“親情”的溫暖下開始良心發(fā)現(xiàn)。然而故事絕不會如此和諧地講完,此女其實是江度害死的一個男孩的母親,她接近江度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死在他面前,讓他親自體會失去至親的絕望。
此前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上獲得了最高榮譽“金獅獎”的金基德導演作品《圣殤》,卻在大鐘獎上只收獲了評委會特別獎和最佳女主角兩個獎項。之后在韓國影評獎上,獲得了最佳作品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女主角獎和國際電影評論家聯(lián)盟韓國總部獎,共4個獎項,一洗在大鐘獎所受到的委屈。這次青龍獎上的認可,也終于讓金基德導演揚眉吐氣。而《圣殤》還將作為韓國電影代表,參加2013年2月舉行的第85屆奧斯卡電影頒獎典禮,角逐最佳外語片單元的獎項。已有世界20多個國家的發(fā)行商們簽訂影片的引進合同,計劃在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在各國上映,預計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后,將會有更多的海外發(fā)行商引進發(fā)行。
下一頁:最佳男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