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代表作《小兵張嘎》劇照
謝添代表作《林家鋪子》劇照
北影廠
謝添 (1914-2003)
代表作:《林家鋪子》
謝添的表演風格風格松弛、自然,而且十分精準,被譽為“銀幕上的千面人”。他在《林家鋪子》中,將一個深陷圇圄、內(nèi)心復(fù)雜的小商販塑造得惟妙惟肖。除了不可逾越的“林老板”,建國初期中國銀幕上他塑造的兩條“龍”——《新兒女英雄傳》中的張金龍和
《六號門》中的馬金龍,也是業(yè)界公認的兩座巔峰。謝添不只是一個優(yōu)秀的演員,還是一位知名導演,1979年,他憑借
《甜蜜的事業(yè)》獲得了第三屆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崔嵬(1912-1979)
代表作:《紅旗譜》
崔嵬在他的一系列代表作
《宋景詩》、
《?;辍?/a>、《老兵新傳》、《紅旗譜》中飾演的角色都有著鮮明的性格,多為純樸踏實、愛憎分明的硬漢形象,尤其是《紅旗譜》中的“朱老忠”最為生動深刻,他將中國農(nóng)民的粗獷感和命運的悲壯融合為一體,刻畫生動,體現(xiàn)出歷史的沉重感,傳遞出強烈的時代氣息,崔嵬也因此獲得1962年首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他執(zhí)導的戲曲片《楊門女將》還獲得了首屆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
陳強(1918-2012)
代表作:《紅色娘子軍》、《白毛女》
1945年,陳強在大型歌舞劇《白毛女》中飾演惡霸地主黃世仁,因精湛演技刻畫黃世仁兇殘丑惡的嘴臉而一舉獲得成功,從此開始了他的“反派人生”。1961年在影片《紅色娘子軍》中飾演地主南霸天,他一反前人對反派人物“臉譜化”的表演手法,從深入挖掘人物內(nèi)心入手,以多種手段揭示兇惡本質(zhì),使人物形象真實自然。他也憑借此片,于1962年獲得了第一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并于1964年獲印度尼西亞第三屆亞非電影節(jié)最佳男演員獎。陳強還拍攝了多部喜劇作品,如
《父與子》、《瞧著一家子》等。2008年,陳強獲得了第2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身成就獎。
張平(1917-1986)
代表作:《小兵張嘎》
1950年,張平在電影
《鋼鐵戰(zhàn)士》中扮演排長張志堅,為觀眾所熟悉。1956年,他進入中央戲劇學院學習表演,在這里他進行比較系統(tǒng)的表演體系學習,并出演了多部名劇,擴寬了自己的戲路。接下來,他出演了
《風暴》、
《探親記》等片,每個角色都是性格各異,而在《小兵張嘎》中,他扮演了樂觀堅毅、詼諧風趣的區(qū)游擊隊偵察連長鐘亮,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下一頁:于藍、于洋、謝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