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接受[電影網]獨家專訪
關于“申奧”:中國市場大 電影人先建立本土文化
李安曾經兩次染指奧斯卡,憑借
《斷臂山》勇奪最佳導演,憑借
《臥虎藏龍》摘得最佳外語片,2013年的《少年派》更是被提名了11項奧斯卡獎項,還獲得了超過5.7億美元的票房。對于中國內地電影人屢次“申奧”屢次失敗,李安坦言電影人要首先學會本土文化,而不是盲目學習美國大片的拍攝。
[電影網]:內地電影人屢次“申奧”屢次失敗,您有沒有好的建議?
李安:慢慢來吧,因為這個世界建立在英語和美國電影語言上,已經有100年了,短時間你很難去擁有它,所以我覺得中國電影要走出來,第一個要有自己的文化,光學人家的東西,在內地可以賣,出來以后就很難和美國片比了。
其實說穿了,光靠中國市場已經很夠了,華語是一個很好的市場,說華語的人比說英語的多好幾倍,所以從這個觀念來講,你可以不要管世界市場。當然如果你要走世界市場,美國這套東西你就要學通,但這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位的。
我覺得先把自己的流行文化和市場很健康地建立起來,不是大家出來只想搶錢。我覺得第一步要建立起電影文化,然后慢慢打入世界,你再看看它的影響力是怎么樣的。但這個我覺得現在很難實現,先把自己該做的做了,這個比較重要。
不光是商業(yè)大片和出來搶錢的片子,有文化內涵的電影、小片子也要有才行,中國市場很大,世界各大公司都要去中國市場發(fā)展,合作關系多了,電影工業(yè)自然會開始強壯起來,久了之后就會有文化氣象,那個時候再去考慮影響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