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戰(zhàn)》制作長達六年
《龍之戰(zhàn)》2007:韓國CG技術升級
《龍之戰(zhàn)》是韓國CG技術實力再次上升一個臺階的代表作,一舉狂掃了之前韓國科幻電影制作效果粗糙的舊患,雖然影片在好萊塢上映時被罵作是10年來最爛的科幻電影。身兼導演、編輯和制作人的
沈炯來一直主張CG國內(nèi)化,用了長達六年的時間來制作這部影片,可謂煞費苦心。
影片中共有3800個CG鏡頭,怪物猙獰地用龐大長長的身軀緊緊環(huán)繞住美國銀行大廈——洛杉磯最高的建筑物,并如黑幫領袖般嘲笑四周試圖攻擊其的人類軍用飛機的一幕,讓許多看過預告片的美國人不寒而栗。沈炯來沒有采用以往在國外租用工作室的方式,而是買下了首爾金浦機場附近一處廢棄的學校建筑,重建建成一座高科技的數(shù)碼工作室,包括高端電腦設備以及150位圖象工程師們的宿舍。這不僅僅是為了這一部電影而作準備,而且也將負責沈衡來的Younggu-art娛樂公司今后的項目以及承接的韓國內(nèi)外合作項目提供特效服務。
故事雖爛,CG效果很贊
早在2001年翻拍被稱為“韓國科幻電影鼻祖”
《大怪獸龍卡利》的
《怪獸大決戰(zhàn)》時就信誓旦旦地表示過有朝一日要使韓國的科幻電影與好萊塢旗鼓相當。到《龍之戰(zhàn)》上映的2007年,在韓國電影正處在低潮期的當時,《龍之戰(zhàn)》展示了區(qū)別于歐美科幻電影的亞洲特色,雖然票房和口碑冰火兩重天,但卻為韓國電影在技術上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展現(xiàn)機會。
下一頁:《海云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