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地球》被稱為威爾·史密斯最差的一部
爛片受虐癥:看看到底爛成什么樣
近年來在美國票房遇冷,卻在中國內地市場大賣的影片中,有不少影片都口碑不佳。由威爾·史密斯與兒子
賈登·史密斯主演的科幻片《重返地球》投資1.3億美元,但票房和口碑都是威爾·史密斯“最差的一部”,在美國的票房不過5800萬美元。但這部電影上月在中國內地上映后,連續(xù)兩周奪得周票房冠軍,總票房約2.2億元。
此外,還有
《敢死隊》系列,
《生化危機》系列以及
《云圖》等,也都是口碑平平,卻不妨礙在中國內地大賣,以至于有人稱中國內地已經(jīng)成為好萊塢爛片的“回收站”。事實上,從觀眾的評論來看,他們也并非對這些爛片一味叫好,比如《重返地球》在豆瓣上的得分只有5.6分,有觀眾說:“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為了捧紅兒子這么惡心的東西都拍得出來!”不少觀眾很享受“吐槽”的樂趣,所以對一些話題性的大片,會抱著“看看到底爛成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看,影評網(wǎng)站上都是歡樂的吐槽帖。
陳道明在接受采訪時就曾說:“我越看爛片就越要看下去,心里永遠在想,非常仇恨地想——我看你到底能爛成什么樣?看完以后有一種被虐的快感。”
爛片相對論:再爛也比國產(chǎn)爛片強
對于為何熱捧這些引進的爛片,觀眾也自有一番理由,有網(wǎng)友說:“在《 小時代2》和《環(huán)太平洋》之間,我當然選擇《環(huán)太平洋》了。”還有人說:“如果這些爛片不引進,那銀幕上就會充斥著‘富二代’(
《富春山居圖》、
《不二神探》和
《小時代》)這樣更加爛的爛片了,那樣觀眾就更沒選擇余地了。”
影評人“開普敦效應”,將其稱為“爛片相對論”,雖然好萊塢電影中也不乏爛片,但在完善的商業(yè)電影制作流程下,起碼爛得不會太沒有底線,而總有一些國產(chǎn)爛片不斷讓觀眾大開眼界。
當然,美國票房成績也并非是檢驗影片質量的唯一標準,有些電影在不同市場上有不同的票房表現(xiàn),與質量并無太大關系,也會受到文化背景、欣賞習慣等方面的影響,比如
《長大成人》等美國本土喜劇以及
《悲慘世界》等奧斯卡獲獎影片都難以在中國內地市場有所作為。聯(lián)合院線副總經(jīng)理吳鶴滬就表示:“如果是一部思想 、內涵都很深奧的電影,因為文化、地域的差異不容易被中國觀眾理解,就不容易賣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