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電影制片人凌平
青春喜劇電影
《愛拼北京》30日正式上映。影片以
季晨飾演的男主角盛超的“北漂”經(jīng)歷為主線,展現(xiàn)了一群80后拼房、拼車、拼購物的現(xiàn)實生活,表現(xiàn)了他們自立自強的事業(yè)觀和愛情觀。記者29日電話采訪了該片的制片人
凌平。同樣作為一個“北漂”,凌平自稱應該成為“北拼”,正是因為自己有這樣的生活經(jīng)歷,他才想拍這樣一部電影,獻給所有曾經(jīng)或者正在“北拼”的人。
這是凌平首次當獨立制片人,在這之前,他是在業(yè)界很有名氣的廣告人,和很多大牌明星都合作過,能夠拍一部電影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而這次對他來說,終于圓夢了。
凌平(右)與黃渤聊電影
故事:“北拼”拍“北拼”獻給“北拼”
《愛拼北京》講述的是當代年輕人在北京這座大城市打拼的故事。影片中的這個“拼”字,表面上是指的“拼房”、“拼車”,但更深一層指的是為了夢想而拼搏。
出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凌平,年輕時和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一樣,孤身一人來到北京這座大城市打拼,他經(jīng)歷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國內(nèi)日新月異的變化他都看在眼里,也能夠體會從小城市到大城市打工一族的艱辛,于是他萌生了拍攝一部描寫這一族群生活狀態(tài)的電影。
趕巧的是,就在《愛拼北京》開拍的半年前,凌平的一位老鄉(xiāng)告訴他想要寫一個當下年輕人“拼房”、“拼車”、拼搏的故事,于是兩人一拍即合。“我拿到這個故事后,又找來導演和編劇,我們仨人一起用了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把它改成了《愛拼北京》的劇本。”凌平回憶說,“《愛拼北京》并不局限于北京,這里的北京只是個符號,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年輕人到大城市奮斗的過程。”
初體驗:整個電影市場很浮躁
萬事開頭難,可以想到,第一次做制片的凌平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事實也是如此。凌平說,這是他第一次找劇本、找投資、找演員和導演,一切都是新的嘗試,盡管之前做了很多準備,但開機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有些想當然。“現(xiàn)在拍電影的人太多,導致整個市場不正常,有很多重要的工種都是以賺錢為目的,他們就是在各個劇組打工,壓根不會認真做事情,賺了錢就走,這樣肯定會影響電影質(zhì)量。”
除此之外,《愛拼北京》也沒有太大的明星,唯一有名氣的就是
賈乃亮了,但也不足以撐起電影的票房。“中小投資的電影在制作水平和投資規(guī)模上都無法和進口大片相比,但我們的優(yōu)勢是熟悉國內(nèi)觀眾的生活和需求,能夠捕捉到和他們產(chǎn)生共鳴的故事,希望能用電影打動他們。”
凌平還計劃,這部電影拍完之后,他將著手準備一部大制作,請一些明星和大牌導演,“我計劃今后每年都推出幾部影片,將來有機會,還要自己嘗試拍攝電影。”
說到大牌明星,其實凌平也合作過很多。他認為現(xiàn)在不少年輕演員太過浮躁,把自己的位置擺不清,工作過程中一點也不專業(yè),相反,一些大牌明星卻讓他相當敬佩,“我和成龍合作過,他有多大牌也不用我多說,但我在他身上看不到一點大牌的架子,拍攝廣告的時候非常敬業(yè),以演員的身份跟我們溝通,一條拍很多遍,或者拍到很晚,他都毫無怨言。非工作時間,他也會親切地和工作人員聊天,非常和藹。”
另一位給凌平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黃渤,“很多年輕演員,所謂的明星,會擺架子,但黃渤就一點架子都沒有。”其實凌平和黃渤沒有合作過,只是有一天,凌平的朋友和黃渤提到了他要拍一部電影,結(jié)果沒想到黃渤自己就跑到凌平的辦公室,兩人一聊就聊了好幾個小時,非常投機,“我都沒想到他這樣一個大明星會親自來跟我聊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