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球獎提名看六大類苦情英雄:誰比誰更慘?
時間:2014.01.1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砂糖白
分享到:
【不科學怪人俱樂部】
“騙子”貝爾增肥50磅才能這樣挺出大肚腩
《美國騙局》的開場,我們的“蝙蝠俠”克里斯蒂安·貝爾用吹風機吹著小禿頭,那“地方包圍中央”的吹法讓人忍俊不禁。而令人瞠目結舌的,則是隨后叼著雪茄、聽著黑膠片、曬著大肚腩那悠然自得的臭屁表情--是的,你沒看錯,那腆著的肚子就像至少懷孕了三個月的少婦!
貝爾忽高忽低的“彈簧”體重在業(yè)內是出了名的“不科學”,每每塑造經典角色時,就如同
《海賊王》中的橡皮人路飛一樣,先把身體整得“連你媽都認不出”。前腳還是
《終結者2018》、
《蝙蝠俠》中的男神型壯碩肌肉男,后腳就狂減63磅在
《機械師》里只剩皮包骨。在上一部同樣與大衛(wèi)·0·拉塞爾合作的
《斗士》中,為了演好吸毒犯,貝爾瘦身30磅眼眶深凹、弱不禁風,但也拿到了奧斯卡最佳男配的小金人作為獎勵。今年這部與拉塞爾再次合作,貝爾就瘋狂增肥50磅把老奸巨猾的騙子王帶到觀眾面前。也正因為此,即便一向用行動和演技說話的他曾公開直言自己不會參與這樣“虛偽的競爭”而退出本屆奧斯卡競選,也完全不影響金球獎評審們對他的喜愛。
禿頂當然也不在話下
其實在這部騙子與FBI斗智斗勇的局中局里,無論是被情婦勾引的探員、借外力教訓偷情丈夫的妻子、亦或是打著為了百姓福祉而不斷受賄行賄的政府官員……在拉塞爾的電影里,每個人也都是那么絮絮叨叨、瘋瘋癲癲的精神病派。FBI探員為了揭露腐敗案,不惜脅迫騙子用“釣魚執(zhí)法”設局誘惑官員入圈套而貪污受賄,從此爾虞我詐、貓捉老鼠的故事就從未停止。
如同導演拉塞爾之前的作品一樣,《美國騙局》在峰回路轉的劇情、機智嘲諷的對白相互交織之下,緩緩滲透著更為復雜的情感,那些生活走偏或不如意的人,竭盡所能、甚至不擇手段,希望生活能回復原狀,并留住他們所愛的人。而當他們身陷爛工作、爛感情走不開時,又都習慣性欺瞞或說服自己“這一切都會過去”--在為他人設局的同時,最先欺騙的其實是自己。
麥康納演艾滋病人暴瘦,和他在《魔力麥克》中的肌肉男形象相差甚遠
另一個步貝爾后塵完全不拿自己身體當回事的還有馬修·麥康納,他在《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扮演艾滋病人,在電影開拍前就暴瘦了35磅,活生生把自己減成了極度憔悴的“紙片人”--要知道,他上一部可還是
《魔力麥克》中的超肌肉脫衣舞男!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男主角在染上艾滋病之后對醫(yī)院的“還有30天可活”診斷嗤之以鼻,到墨西哥去偷買違禁藥品治療自己,并逐漸開始為那些同樣染病的人偷運藥物。這是一個為生命抗爭、一心求生的故事,在面對病魔與強權時,你已經分不清哪個才是最致命的毒藥。
下一頁 【無緣無故的愛與恨】最不受待見TOP: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華爾街之狼》
策劃、制作、文/砂糖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