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語言》劇照
1905電影網訊 頒獎季繼續(xù),黑馬出現(xiàn)了。在美國國家影評人協(xié)會發(fā)布的各個獎項中,法國新浪潮大將戈達爾的新作《再見語言》出人意料地拿到了該協(xié)會的最佳影片獎,擊敗了《少年時代》、《鳥人》和《透納先生》這樣的強勁對手。其他獎項方面,出演了《透納先生》的蒂莫西·斯波和《移民》以及《兩天一夜》的女主角瑪麗昂·歌迪亞拿到了最佳男女主角。而《少年時代》的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則毫無懸念地拿到了最佳導演。
應該說,這個結果在意外之余,也非常符合國家影評人獎的特色。因為國家影評人獎,就是一個無法預測,極有個性的獎項。該協(xié)會由約60名紐約地區(qū)的報紙、周刊、雜志影評人組成。美國影評人協(xié)會以高級知識分子的品味自居,其成員也多是美國的專業(yè)級影評人。歷數(shù)過往的年度最佳影片,就曾經出現(xiàn)了《和巴拉什跳華爾茲》、《潘神的迷宮》、《憂郁癥》以及《一一》這樣的影片。所以,《再見語言》拿到年度最佳,非常合理。
《再見語言》曾經在戛納拿到了評審團獎,這是戈達爾第一次在戛納獲獎?!对僖娬Z言》,實際上是一部實驗電影,用兩臺照相機拍攝,隨性而又充滿了創(chuàng)作的靈感。這幾年的戈達爾已經開始隨心所欲地把各種和電影有關的或者無關的元素拼貼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了一大堆打上戈達爾標簽的影片。這部叫做《再見語言》的影片也不例外,片中充滿了對畫面、聲音的匪夷所思的使用,剪輯奇特、故事非比尋常、臺詞云山霧罩。
其實,這種拍攝電影的思維方式,在戈達爾成名的那些新浪潮電影中就有了暗示,只不過他現(xiàn)在是用這些元素來拍攝電影,而不是拍攝的電影中帶有這些元素。這樣的攝制方式讓影片成為了先鋒的實驗品。能理解的人很少,而喜歡的人或許更少。實驗電影,并不是要說一個故事,而是試探電影的視聽語言和表達語匯的各種可能性。所以,很多媒體說的“看不懂”、“搞不明白”也就情有可原了。戈達爾和安東尼奧尼、塔可夫斯基、貝拉·塔爾等導演一樣,是那種致力于把自己的想法用影像和聲音表達出來的導演。這種表達,在塔可夫斯基的手中成為了詩電影,而在戈達爾的顛覆與激情之下,成為了新浪潮和現(xiàn)在的探索之作。
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再見語言》
最佳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
最佳男主演:蒂莫西·斯波
最佳女主演:瑪麗昂·歌迪亞
最佳男配角:J·K·西蒙斯
最佳女配角:帕特麗夏·阿奎特
最佳劇本:韋斯·安德森
最佳非虛構類影片:《第四公民》
最佳攝影:迪克·蒲波
[1905電影網]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