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河故人》趙濤劇照 |
本屆戛納電影節(jié)各大獎項已經(jīng)花落各家,以柯恩兄弟為首的戛納官方評審團的最終結(jié)果在國際媒體中引發(fā)了較大的爭議,法國《電影手冊》將包括金棕櫚獎影片《流浪的迪潘》在內(nèi)的三部法國獲獎影片批評的一無是處。法國《解放報》及英國《衛(wèi)報》也評論各大獎項都不在它們應有的位置上。臺灣導演侯孝賢早在開獎前就說評委口味不同,獲獎有很大的偶然性。從1995年起,侯孝賢包括《南國,再見南國》、《海上花》、《最美的時光》在內(nèi)的優(yōu)秀作品,在長達20年的時間里,都沒有獲得過評審團的青睞。
近日,美國專業(yè)電影媒體《好萊塢報道》的幾位影評人對今年的戛納競賽片進行重新評選,選出了他們心目中的各大獎項。
金棕櫚獎—《索爾之子》(Son of Saul)
在普遍保守的競賽片中,匈牙利導演拉斯洛·杰萊斯風格強烈、設計巧妙的首部劇情長片,佇立于奧斯威辛集中營,化為精致而栩栩如生的觀影體驗。
評審委會大獎—《龍蝦》(The Lobster)
希臘導演尤格·藍西莫的未來寓言—人們要不成雙成對,要不就會變成動物—既幽默又帶詭譎氣氛。
評委會獎—《卡羅爾》(Carol)
陶德·海恩斯改變自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小說,敘述50 年代女子同性愛戀,是聰慧且美麗的杰作,特別是凱特·布蘭切特和魯妮·瑪拉的精綻演出為本片大幅加分。
最佳男演員—蒂姆·羅斯(Tim Roth)—《慢性》(Chronic)
在米歇爾·弗蘭克指導的影片中飾演一位負責絕癥病患居家護理的醫(yī)療人員,在片中他幾乎變成完全另外一個人,一個從個人往事的傷疤中走出,全心為工作奉獻的人。
最佳女演員-趙濤-《山河故人》(Mountains May Depart)
在賈樟柯這部中國身份的跨時代詩意幻想作品中,趙濤優(yōu)雅、感性地傳遞出情感,表演透明而又華麗。
最佳導演—保羅·索倫迪諾(Paolo Sorrentino)—《年輕氣盛》(Youth)
這位意大利導演試圖探索藝術和年紀的問題,由此帶來連綿不絕、令人陶醉的感官饗宴。
最佳劇本—菲麗絲·奈吉(Phyllis Nagy)—《卡羅爾》(Carol)
奈吉聰明巧妙的劇本保留了海史密斯 1952 原著小說動態(tài)性的精髓,并加入功能強烈的橋段,巧妙地講述這段禁忌之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