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燧x(中)
幕后創(chuàng)作:從劇本到開拍,編劇張?zhí)燧x一路坎坷
五位當代硬漢的傳奇故事自然引起了影視創(chuàng)作者的注意。
幾位主人公作為底層農(nóng)民,憑借一己之力就完成了本應由警方完成的任務,他們到底是見義勇為的英雄還是目無法紀的暴民?警察到底有沒有盡到自己的義務?兇手到底為什么要濫殺無辜?……圍繞事件產(chǎn)生的討論與謎團帶著滿滿的話題性。
當年的兇手確實如片中張譯(右)飾演的“五星殺手”將白西服落在了摩托車上
同時,這樣的故事天生兼具了懸疑推理的類型優(yōu)勢,萬里追兇又有著公路片的運動質感,而情感、法律、道德在此事件中的“邊界模糊”又給人以充分的探討空間,更何況它本身就充滿了緊貼地氣的現(xiàn)實主義關懷。這簡直是影視改編不可多得的好材料!
而本片編劇張?zhí)燧x其實早在事件發(fā)生后的第二年就下定決心將此新聞事件改編成劇本。2010年從學校畢業(yè)后,張?zhí)燧x開始動筆,劇本以事件發(fā)生地命名,因此那時還叫《吊水巖殺人事件》。為了完成創(chuàng)作,張?zhí)燧x還特意跑了上千公里山路,找到當事人代成軍詳述事件經(jīng)過。
2011年9月,當蔡尚君導演同樣以此案件為基礎改編的電影《人山人?!?/a>拿下威尼斯最佳導演銀獅獎的消息傳到張?zhí)燧x耳中時,張?zhí)燧x一下子蒙了——有人捷足先登的話,接下來找投資會很難,但稍作調(diào)整之后,他還是不想放棄,決定修改劇本。
張?zhí)燧x(左)與初審評委導演陳果(右)
2012年,劇本《吊水巖殺人事件》入圍香港電影節(jié)創(chuàng)投單元,然而由于故事中的警察被描寫得過于黑暗,評委們擔心此片過不了審查,張?zhí)燧x再次碰壁。他只好扭轉自己原本想拍藝術電影的初衷,把它類型化和商業(yè)化。
在三年的時間內(nèi),半路出家的張?zhí)燧x每改一次劇本就拿給他的朋友、文學系科班出身的陽建軍修改,劇本易稿26次。直到2013年11月,電影學院文學系主辦的金字獎十歲,成立了一個“最佳劇本扶持獎”,畢業(yè)3年的張?zhí)燧x在陽建軍的提議下,拿著劇本投了金字獎,獲得了最高獎。
張?zhí)燧x與曹保平在片場
在金字獎執(zhí)行主席曹保平的幫助下,影片最終得以開拍,張?zhí)燧x一人簽署了編劇、導演、攝影指導三份合同,但在拍攝完全片60%的時候,因為創(chuàng)作上的意見不合,他的攝影組被撤換,最終影片的署名也僅有“編劇”一欄。
對此,張?zhí)燧x感到無奈:“爭取過,不給你也沒轍。雖然做了一些導演的工作,但本質上這就是一部曹保平導演的作品,我們還得心存感恩,畢竟是他幫你打開了機會之門。”
下一頁:看完《追兇者也》你也許還會想看這些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