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檔的4部影片
1905電影網訊 在國內院線經歷了《速度與激情8》等標志性的好萊塢大片洗禮后,我們終于迎來了五一檔的一波強勢的華語力量。其中四部主力影片《喜歡你》、《拆彈專家》、《記憶大師》、《春嬌救志明》類型豐富,風格不同,為這個假期提供了適合不同觀眾口味的優(yōu)質作品。而就在今天凌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張宏森也在朋友圈內發(fā)布了長文,大力肯定了五一檔的4部影片的藝術質量,并贊揚了電影制作者們的工匠精神。
《喜歡你》
雖然披著“小妞電影”的外皮,《喜歡你》卻用精準的表達和詩意的鏡頭征服了很多觀影者。影片也再次把不同階層愛情中的矛盾擺在了觀眾面前。張宏森副局長也特意在文中點出了“這場愛情的征服不重要,底層對峙富貴不卑不亢的心態(tài)才重要。”《喜歡你》用一種趣味而富有想象力的方式,為大眾展現(xiàn)了良好健康的愛情觀。
《拆彈專家》
《拆彈專家》作為一個部典型的警匪片,雖然劇情不免有傳統(tǒng)港片的套路走向,但張宏森副局長認為:電影工業(yè)的匠人精神不僅體現(xiàn)在故事更在于質感,《拆彈》從外在的場面塑造到內在的精神價值表達都十分細致入微。
《記憶大師》
陳正道在《記憶大師》中融入了復雜的邏輯推理和科幻背景,影片內容雖然沒有做到毫無漏洞的完美無缺,卻是目前國內電影市場中少見的工整精致的燒腦系列作品。而張宏森副局長也在文章中稱贊導演擁有“創(chuàng)造中國電影走向復雜未知世界的勇氣。”
《春嬌救志明》
春嬌與志明的愛情故事已走過了8個年頭,在《春嬌救志明》中兩人也開始面對“中年危機”的老生常談之題,但影片將通俗的主題講的深入人心,每一位觀影者似乎都能在影片中找到某時的自己。故事中兩人直面危機的矛盾處理法,也被張宏森副局長認可為一種“立得住腳的價值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中指出:無論是文學、戲劇、或是電影等形式,都要跟上時代發(fā)展,把握人民需求。張宏森副局長也在文中表示:五一檔的四部影片全部指向了當代生活,十分契合時下大眾的觀影角度,也展現(xiàn)了更高的價值追求。
只有豐富繁多的養(yǎng)料,才能根植出肥沃的土地。如今的中國電影市場正在上升發(fā)展當中,需要各種不同風格,不同種類的優(yōu)秀作品來培養(yǎng)更大的觀影群體。反之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也不在滿足單一元素的大銀幕體驗。因此中國電影未來勢必會繼續(xù)拓寬文化寬度,創(chuàng)作更多獨特的屬于中國文化背景下的好電影。張宏森副局長在文末也對中國電影懷抱著信心:“中國電影終將詩意棲居,終將贏得觀眾,終將抵達人心。”
附:張宏森副局長朋友圈原文
電影有時候并無必然邏輯,一味追求嚴絲合縫的邏輯,電影會變得了無生趣,而《喜歡你》就是沖撞邏輯之后的邂逅。邂逅無解,往往有趣,有趣就在于底層人生對上流社會的一次無情教育。樸素對富貴的征服在藝術史上歷久彌新,總是讓人心生感慨。這場愛情的征服不重要,底層對峙富貴不卑不亢的心態(tài)才重要。即使再老生常談,這樣的愛情對視總是牽引出一場人生辯論。我們?yōu)檫@場巨大而溫情的辯論喝采,那些發(fā)黃的書頁中久已遺忘的價值觀被重新激活,即:金錢的風度永遠無法戰(zhàn)勝樸素的美感。為此,導演在全片中用了超出成本體系的鏡頭量,由此生成的節(jié)奏已經超越了節(jié)奏本身,成為意義的追逐和博奕。他不是在突出談戀愛的表情包,而是在托舉大辯論的潛臺詞。好電影有時候真的是一場觀念撕扯、價值辯論啊。
《拆彈專家》還能拍好嗎?導演印禮濤會不會又克隆套路?人們難免懷惴狐疑追問。套路確實挺可怕,而用工匠精神去完成套路往往值得青睞。邱禮濤在此片中洗禮套路的第一方法首先就是逼真的質感,他在商業(yè)類型片中甚至使用了“無限復原物質的漸近線”,比如拆彈的物理流程和隧道的破本搭建。電影從工業(yè)和藝術靠的就是手藝,“游于藝”一詞應該包含游刃有余,欣慰的是導演完成了。這又還不夠,在一個恰當?shù)奶茁匪纬傻恼Z境中,嵌入精準的價值內涵,電影就會讓套路核爆成一種另外一種本領,這方面邱禮濤讓人尊敬。關于劉德華那段“你是警察”的臺詞迸發(fā)而出時,這種核爆出的本領已成為精神光束,我觀影至此淚光閃爍。我們讓劉德華留給宋佳的短信由“I love you”修改成了“我愛你”,那是因為我們太不舍得一個中國英雄最后的遺言不是中文母語。據(jù)說導演和劇組愉快地接受了這個看似微小卻份量很重的修改。
《記憶大師》的導演陳正道,篳路藍縷設計了層層邏輯陷阱。人們的擔心是,科學的無邊擴張,會不會改變人性的永恒質感。他在學諾蘭嗎?誰也不能肯定。就算他匪夷所思,他也正在創(chuàng)造中國電影走向復雜未知世界的勇氣。如果說有時候文學暫時找不到抵達真相的棧橋,那讓我們嘗試一下數(shù)學吧,電影可以簡潔也可以繁復,而謎一般的真相需要智慧和勇氣去捕捉,因此,人性是詩的前提是獲得真相,數(shù)學也可能成為走向這詩的通幽曲徑。他用了多少特寫和蒙太奇跳接,這種跳接可能只有縝密繁冗的數(shù)學思維能讓人原諒。這部電影出現(xiàn)在當下,有先驅者之勇。
《春嬌救志明》看起來是老梗,他倆面紅耳赤了好多年,但人人都憎恨的“中年危機”誰又躲得過?躲也不是辦法,那就直面鑼鼓,掰開揉碎吧,目前看還也是一種現(xiàn)實主義解救辦法。擺渡危機,也是擺渡人人,電影中一種立得住腳的價值體系在憂郁地生成。
五一檔期,四部電影,全部指向了當代生活,努力在梳理人心紛亂,努力在尋找生活定力,雖然它們不如《速8》更火爆,但他們似乎比之更走心。至于工業(yè),至于工匠,在現(xiàn)有條件下,他們的努力已經大汗淋漓,呈現(xiàn)的效果也應該經得住審視。四部電影,我們看到了仁義禮智信,看到了鏡像背后苦心孤詣的價值追求。今年是“電影質量促進年”,我們強調價值觀和藝術觀的和諧統(tǒng)一,強調中國文化背景在全球站位中的獨特姿態(tài)。四部電影端倪初現(xiàn),讓我們有理由“用孩子般的字體寫下:相信未來。”…………
不僅僅這四部電影,之后還有黃磊的《麻煩家族》,陳嘉上的《蕩寇風云》以及剛剛過去的三月四月曾經在銀幕上出現(xiàn)的《八月》《嫌疑人X的獻身》《非凡任務》《綁架者》。沒有人會說他們是完美的,但他們苛求作品的態(tài)度和勇于探索的姿式,都是值得我們發(fā)現(xiàn)和肯定的。“電影質量促進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種種信息表明,中國電影終將詩意棲居,終將贏得觀眾,終將抵達人心。希望觀眾懷抱信心走進影院,而專家、學者、自媒體各路寫手,則更期待進行文本細讀,進行建設性評價。對于電影文化生態(tài)來說,電影質量促進是全息的、整合的、共同完成的。“問爾何適,廓而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1905電影網]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