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轟炸了二十多天,南京到底被日本軍隊攻破了。那是1937年12月13日,我記得,那天所有人都在跑,好像永遠也跑不出那場大霧。”一段南京話的旁白娓娓道來,故事也隨之拉開了序幕。
整部電影采取第一人稱的角度進行陳述,因為這是主人公書娟的親身經(jīng)歷,更是她內心對于這段慘痛歷史的獨白。
一輛馬車在灰蒙蒙的煙霧中與三個女學生擦肩而過,琵琶上的琴弦不小心被劃破,琴弦斷裂的瞬間預示著這一車的女人注定與女學生上演一段故事。
李教官(佟大為 飾)率領的國軍軍隊在幾次與日軍交火后,僅剩十余人。他們在距離城門還有幾十米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群逃亡的教會學校女學生,而女學生們身后是窮追不舍的日軍。一聲令下,這只僅剩十余人的軍隊與日軍展開了最后的殊死搏斗,他們成功救出了教會女學生,卻也喪失了出城的最后機會。
書娟在內的三個女學生,不小心與大部隊走散。慶幸的是她們沒有被日軍發(fā)現(xiàn),并且在返回溫徹斯特教堂的途中,認識了收殮神父遺體的美國人約翰(克里斯蒂安·貝爾 飾)。
美國人約翰本是為財而來,卻被教堂里的孩子們當作唯一的“保護傘”。
一陣急促的敲門聲,畫面中出現(xiàn)了十四名穿著旗袍濃妝艷抹的風塵女子。這其中便有另外一位女主人公,玉墨(倪妮 飾)。
老顧說了
你們這個教堂里有洋人保護
小鬼子根本進不來
死鬼
讓老娘伺候了一晚上
講好收留我們姐妹的
她們便是南京城出了名的“秦淮河女人”。
張藝謀在描述這段場景時,將冷色調換至暖色調,女學生們在五彩斑斕的玻璃窗前偷看著這群花枝招展的女人大搖大擺的走進教堂,也預示著這群秦淮河女人擁有著不尋常的一生。
女人們占了地窖,并且與假教父來了一次“親密互動”。玉墨與其他人不同,她精通英文,這也使書娟對她的印象格外深刻。
清晨,女學生們與女人們在廁所門外發(fā)生了爭執(zhí)。女學生們厭煩這群衣冠不整,整日飲酒作樂的女人。
教堂的墻壁,神父的庇佑,并不能阻擋日軍的鐵蹄。一聲槍響,子彈穿過彩色玻璃直擊女學生頸部,女學生當場死亡。
日軍來了。女人們躲進了地窖,女學生們怕日軍發(fā)現(xiàn)地窖中的女人,便沖向了其它房間。日軍們哪里能放過這群青澀純潔的教會學生,他們面露猙獰,開始準備對女學生進行慘無人道的殘害。
她們猶如無助的小鹿四處逃竄,卻躲不過魔鬼的手掌心。
約翰無法坐視不管,他大喊:“住手!”以教父的名義,警告這群日軍這里是教堂,她們還是孩子,你們違反了人道主義。
可吶喊終究無用,日軍們顯然已經(jīng)獸性大發(fā)。
書娟絕望的望著那五彩斑斕的玻璃窗,眼淚從她的臉頰向下流淌。日軍猙獰的面孔與玻璃窗形成鮮明對比。
這時,鏡頭一轉,瞄準,射擊,命中。是僅存的唯一軍人李教官。
突如其來的槍聲讓日軍們意識到附近有敵人的存在,李教官用生命捍衛(wèi)了教堂所有人的生命,可這種保護終究只是一時的。
日軍軍官帶著糧食前來教堂為之前屬下的魯莽行為“道歉”,并且表示下次再來“拜訪”時希望聽到學生們的合唱。
幾天后,這位日軍軍官再次來到教堂。期間,地窖內的女人小蚊子不小心闖入日軍視野,書娟迅速幫她解圍。
這一次,他并不是前來送糧食,發(fā)“善心”。而是強制要求女學生前往南京慶功會,為日軍演唱歌曲。
十三位女學生,一位也不能少。
孩子們徹底崩潰,她們深知這次前往對于她們意味著什么。于是,她們做出了選擇...
這個消息被地窖中的女人們得知,她們拼命先穩(wěn)住孩子們的情緒,并且誓言要替孩子們前往慶功會。
孩子們被安全救下,女人們也要面臨艱難的抉擇。
在地窖里,墨玉所說的這段話也成為了本片最戳中淚點的地方。
大家曉得自古以來都說我們什么嗎。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女人們決定為了讓女學生們能夠活下去,她們愿意遵守諾言——替女學生們前往慶功會。那是女人們第一次與孩子們面對面的交談,女人們換著衣服,這時她們不再是“秦淮河女人”,而是孩子們的救命稻草。
女人們?yōu)榕畬W生們演唱了一曲《秦淮景》。她們婀娜多姿,那一刻的美,深深印在了女學生們的腦海里,一輩子也不會忘懷。
女人們成功代替孩子們前往了慶功會,孩子們也逃離了南京城。影片結尾處書娟回憶著:“我沒有看到日軍是怎么把她們帶走的,所以我老是幻想,幻想我再一次,站在大窗戶前頭,看著她們走進來…”
張藝謀將影片中的人物刻畫的有血有肉,隨著劇情的走向,觀眾對這群邊緣人物的情感從“厭煩”逐漸變?yōu)樽鹬?。導演在影片中也交代了這群女人的出身,使得她們替女學生前往慶功會這一舉動也變得更加合情合理。
其中慘死的一位女人,為了給長得像自己親弟弟的男孩子生前演奏琵琶曲,偷跑回妓院找琴弦,便再也沒有回來。
有人說小蚊子到最后大喊著:“我不是女學生。”她沒有心甘情愿。但這也是影片的真實之處,她們確實是藝妓,但她們是女人,更是人。她們當然擁有同女學生一樣渴望生存的權利。
在《金陵十三釵》加長版中,抗日結束后,書娟在國際審判庭上控訴了當時日軍慘絕人寰的暴行,而她也再一次見到了那個曾經(jīng)救她于危難之中的女人——玉墨。
“我就這樣看著你,便知道你所經(jīng)歷的一切。”無需多言,一個對視便可知。
上帝叫我們人人平等,你說選女孩還是女人。
而這場侵略戰(zhàn)爭本就不平等,這群女人的確更懂得愛與恨。
抗戰(zhàn)八年,正是堅如磐石的信念,無限崇高的信仰以及人性光輝的不斷蔓延,才使得這場戰(zhàn)爭終究屬于正義的一方。不論出身,不論職業(yè),不論年齡,更不論性別,勝利屬于每一位中國人,在歷史的長河里,你們都不曾是滄海一粟。
秦淮緩緩流呀
盤古到如今
江南錦繡
金陵風雅情呀
瞻園里
堂闊宇深呀
白鷺洲
水漣漣
世外桃源呀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