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訊 西爾莎·羅南主演的《伯德小姐》是本屆奧斯卡的大熱門之一,收獲最佳影片、最佳導(dǎo)演、最佳女主等五項提名,爛番茄新鮮度更高達99%。
影片講述了西爾莎·羅南飾演的少女克里斯汀充滿叛逆又不乏溫情的青春故事,而影片名字“伯德小姐”(lady bird)正是克里斯汀青春期給自己起的“封號”。
關(guān)于這一“封號”的由來,戲里戲外都是個謎。電影里,當(dāng)老師問起克里斯汀“伯德小姐”是誰給她起的名字時,克里斯汀回懟道:“是我自己給自己起的”。
戲外,腦洞大開的外國網(wǎng)友挖空心思地找到了“Lady Bird”的N種起源。
No.1 莎翁說
最早有據(jù)可考的“ladybird”要追溯到1597年的莎翁名著《羅密歐與朱麗葉》,書中寫道:“What Lamb, what Ladie bird / … Wher’s this girle?”。此時的“ladybird”及其變體是“女人”的代稱。
No.2 昆蟲說
“ladybird”這一單詞曾在1674年的牛津英語辭典中出現(xiàn)過,辭典寫道“ladybird”是一種小型甲殼蟲,一般被叫做“ladybug”。
No.3 第一夫人說
最廣為人知的“Lady Bird”要數(shù)美國前總統(tǒng)林登·約翰遜的妻子克勞迪婭·阿爾塔·“伯德夫人”·泰勒·約翰遜了。據(jù)稱,約翰遜夫人是得克薩斯一個農(nóng)場主的女兒,因其從小溫良漂亮,她的保姆叫她“Lady Bird”,說她就像“淑女鳥”一樣的漂亮。
從此,這個名字就在親戚朋友中叫開,以致后來當(dāng)了美國第一夫人,因其美麗端莊且一生致力于熱愛自然的行動中,美國人民一直叫她“伯德·約翰遜”以示愛戴。
美國前第一夫人伯德·約翰遜
以上這些再傳奇也只能是猜想,“lady bird”的真正來源還要導(dǎo)演及編劇格蕾塔·葛韋格自己說了算。
在接受美國媒體NPR采訪時,葛韋格透露,自己實在不知道這一名字是如何在頭腦中閃現(xiàn)的,但肯定與前第一夫人無關(guān),“我當(dāng)時寫好了各個片段,但如何把它們串聯(lián)在一起讓我犯了難,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我在紙上隨手寫下了一句話‘為什么你不叫我ladybird呢,你答應(yīng)過我你會這么叫我的’...我實在不知道這句話是怎么蹦出來的。”
格蕾塔·葛韋格
經(jīng)過一番苦思冥想后,葛韋格推測這一名字可能來自于一首18世紀(jì)中葉的古早童謠,歌詞大概是這樣的:
Ladybird, ladybird, fly away home,(小瓢蟲,小瓢蟲,離家遠飛吧)
Your house is on fire,(你的房子著火啦)
Your children shall burn!(你的孩子被火燒到了)
這首童謠出自“鵝媽媽童謠集”,是世界最早的兒歌集,最早的印刷記錄可追溯到1744年在英國出版的《Tommy Thumb's Pretty Song Book》中,著名的《倫敦大橋倒下了》也出自這本童謠集。
1994年肯·洛奇執(zhí)導(dǎo)的電影《折翼母親》(Ladybird Ladybird)同樣受到這首兒歌的啟發(fā)。
聊完了“ladybird”的英文來源,中國不同地區(qū)的各色翻譯也十分有趣。比如中國香港的“不得鳥小姐”和中國臺灣的“淑女鳥”等等,對比起來,內(nèi)地的公認譯名——“伯德小姐”顯得“保守”了不少。
[1905電影網(wǎng)]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