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訊 第4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jié)火鳥大獎,除新秀電影競賽、紀錄片競賽及國際短片競賽三個恒常競賽單元外,其中「新秀電影競賽」今年特別增設華語單元。四項競賽共有42部作品參與,各設獨立評審團,將選出共12個獎項,結果將于3月31日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的頒獎禮之夜公布。
「新秀電影競賽」新增華語單元,目的是鼓勵及支持華語地區(qū)新銳導演。星級評審團由著名導演兼演員姜文擔任主席,與他一起肩負評審重任的包括著名演員梁家輝及余男。國際知名電影學者戴維?博維爾因身體抱恙,未能參與評審工作,現(xiàn)改由臺灣資深監(jiān)制兼電影學者焦雄屏代任評審,他們將從八部作品中選出火鳥大獎得主及具潛質的華語影壇生力軍。
入圍角逐新秀電影競賽(世界)單元的電影亦有八部,將由四人評審團選出火鳥大獎及最佳導演、男女演員四項大獎的得主。擔任評審的均是國際影壇權威,包括法國電影月刊《Positif》的資深編輯米修?西蒙;今年剛憑新作《我離家了,但…》榮獲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的德國導演安格拉?夏娜萊克;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jié)創(chuàng)辦人及董事會主席英納斯?程柳思;以及東京川喜多電影文化基金會國際關系主管坂野優(yōu)華。
紀錄片競賽由三位專家擔任評委,包括《普京的見證》導演及監(jiān)制維塔利?曼斯基;澳洲紀錄片導演、電影史學家安德魯?派奇,以及《酒徒》(2010)導演兼資深影評人黃國兆。
國際短片競賽的評審團亦由三位富經驗的影人組成,包括在香港及臺灣屢獲最佳短片及最佳動畫等殊榮的導演吳德淳;憑首部長片《一念無明》(2017)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及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的黃進;及曾為多個國際影展包括柏林影展擔任顧問的德國影評人安琪?李域琦。三位評審將從18部入圍短片中選出兩部得獎作品。
除擔任評審外,姜文、安格拉?夏娜萊克及維塔利?曼斯基三位名導,亦將分別出席大師班及新作映后訪談,分享他們的創(chuàng)作心得及經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