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期待《小丑》的理由:
首部入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主競賽的超級英雄電影、華金·菲尼克斯能否再次封帝、DC能否迎來翻身之作、《黑暗騎士》是否可以被超越、“希斯·萊杰之后再無小丑”一說是否可以打破…
威尼斯電影節(jié)首映后,《小丑》爆了。一座難求的爆場局面,媒體場結(jié)束時的自發(fā)起立鼓掌,以及盡管今年有著嚴格Embargo(電影節(jié)官方對評論發(fā)表時間的限令),很多媒體仍然忍不住在字里行間中表達內(nèi)心狂喜,都明確肯定了這部電影在水城首次造勢的成功。豆瓣已有超過1000名“云觀眾”打出了五星評分,DC粉已經(jīng)按捺不住要揚眉吐氣了。
娛理工作室在媒體場映后隨機采訪了一些記者,九成都給出絕對好評,所有人都非常認可菲尼克斯的表演,認為他有望沖擊奧斯卡影帝。有兩位記者不約而同說,“《小丑》像是新版的《出租車司機》(馬丁·斯科塞斯執(zhí)導,羅伯特·德尼羅主演的《出租車司機》,1976年北美上映)。”
我們現(xiàn)場調(diào)查的好評率基本與外媒口碑貼近,目前《小丑》爛番茄指數(shù)86%(29條評論),MTC評分75(13好4中1差),imdb分數(shù)9.8,一個亮眼的開端。
《小丑》確實很不像我們看過的任何一部超級英雄片,片中大部分內(nèi)容更像一個獨立制作的寫實主義作品。沒有超能力,沒有高智商,沒有炫目的特效和打斗,只是踏踏實實講述了一個可憐的病人。
威尼斯電影節(jié)場刊評分,最后一個為《小丑》
故事
《小丑》可以視為一部揭秘Joker身世的前傳,不涉及什么超級英雄,就是一部以底層小人物為主角的犯罪片,講述一個老實巴交的可憐人是如何在被逼無奈下一步步滑向黑暗深淵的。
下面這段我們會簡要介紹一下劇情(不含重要節(jié)點和結(jié)尾部分),嚴防劇透的讀者可以跳過:
故事設定在上世紀80年代黑暗氣息籠罩的哥譚市,主角Arthur(亞瑟)在一個Haha Club(哈哈俱樂部)工作,負責根據(jù)需求去不同地方扮演小丑,比如在街上舉招牌,或者是去兒童醫(yī)院逗孩子等。他從小的夢想是做一名喜劇演員,愛看脫口秀,崇拜脫口秀主持人穆瑞·富蘭克林(羅伯特·德尼羅飾)。
但他從小有一種怪病,就是會無法控制自己發(fā)出奇怪的大笑聲,這種怪病使得Arthur成了大家眼中的怪胎,經(jīng)常被人羞辱和欺負。終于有一天,他以一個“失敗的喜劇演員”身份受到了穆瑞脫口秀的注意,與此同時,和他相依為命的媽媽告訴他,他的身世和韋恩家族有關。
《小丑》大概是這些年來所有超英片中對人性挖掘最深入的一部,Arthur的底色并不是惡人,只是一個病人,他是如何一點點被“逼上梁山”成為罪犯的,片中對其每一步轉(zhuǎn)變都有著令人信服的描繪。
預告片只展現(xiàn)了他受到欺凌和偏見的畫面,但電影里這個人物的動機并非好萊塢商業(yè)片式復仇那么簡單,有內(nèi)在原因,也有外部推動。
Arthur的夢想是喜劇人,但他自身卻是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人物。他曾經(jīng)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才導致了他的生理和心理缺陷,即便已經(jīng)有犯罪記錄,他依然可以是個理性克制、溫柔善良的人,不是非黑即白的臉譜化反派。而當他經(jīng)歷糟糕無比的一天之后,內(nèi)心的陰暗面才被釋放出來,逐漸變得麻木和瘋癲。
看這部電影無須補課任何漫畫或其他電影,這就是一個全新的、獨立的故事,跟DC宇宙毫無關聯(lián)。比起超級英雄片,它的確更有上世紀70年代馬丁·斯科塞斯等新好萊塢電影的氣質(zhì)。Arthur不如《出租車司機》特拉維斯那樣憤世嫉俗,但他們兩個都是被動地走上犯罪道路,又荒謬地被塑造為某種英雄。
氛圍
陰暗潮濕的道路,滿目垃圾的街區(qū),閃爍的霓虹燈管,一觸即發(fā)的暴亂氣息…這是《小丑》中的哥譚市,熟悉的暗黑風又回來了。出色的視覺氛圍營造為整個故事的大背景服務。
在娛理工作室對首映場媒體的訪問中,有人提到了Modern(摩登,現(xiàn)代的)這個詞。是的,盡管《小丑》是一個定位在80年代的故事,但其中折射出來的都是眼熟的現(xiàn)狀:貧富差距,偏見,社會戾氣,犯罪率高漲,民粹主義抬頭…電影里時時在強調(diào),我們處于一個艱難的時代(Tough Times)。新鮮的故事背景是備受稱贊的一點,但也有個別評論者對于本片的社會議題表達不是很滿意。
Arthur原本是一個會被自己不小心走火的槍聲嚇得不輕的膽小鬼,人到中年也還是個“媽寶男”。他一再表達自己對政治沒興趣,也壓根不知道什么集體活動,卻意外成了他們的精神代言人。
所以,《小丑》的“燃”不在于打遍天下無敵手式的英雄崛起,而在于一個時代符號的營造?;蛟S這部電影稱不上偉大,但在人性和時代的洞察上,的確可以與《黑暗騎士》媲美。起初不被信任的《宿醉》團隊,終于用一部嚴肅深刻的作品證明了多面實力。
表演
很多出色的演員都飾演過小丑:60年代老版《Batman》電視劇里的Cesar Romero(愷撒·羅摩洛),1989年蒂姆·波頓版《Batman》里的杰克·尼科爾森,最近的、年輕一點的,美劇《哥譚》里的卡梅隆·莫納漢,還有電影《自殺小隊》杰瑞德·萊托。
當然還有最廣為認可、最深入人心的,諾蘭版里的希斯·萊杰。因為悲劇性的英年早逝,希斯·萊杰以小丑形象被影迷深切緬懷,被認為是不可超越的。
有這樣的珠玉在前,任何演員接下《小丑》都會受到大眾更為嚴苛的審視。當宣布由華金·菲尼克斯出演時,輿論普遍表達出滿意和期待。
華金無疑是當下活躍的演員中最了不起的人之一,這點已經(jīng)無須用獎項數(shù)量證明。他自身經(jīng)歷離奇悲慘,承受過常人難以想象的情感沖擊,也飾演過很多有心理缺陷的人:《兩個情人》里懦弱的渣男萊昂納德,《大師》里嗜酒成性、落魄潦倒的退伍軍人,《她》里生活孤僻、內(nèi)心空虛的西奧多,《你從未在此》里飽受創(chuàng)傷后遺癥困擾的老兵…他身上似乎永遠帶有一股傷痛、憂郁、憤怒、癲狂氣質(zhì),是小丑最合適不過的人選。
三代小丑:杰克·尼克爾森、希斯·萊杰、華金·菲尼克斯
為了更貼近Joker這個角色,華金·菲尼克斯減重47斤,眼窩深陷,顴骨高聳,瘦骨嶙峋,兩排突出來的肋骨像一對反向的折翼。這樣一副凋零的軀體,首先在外形上就是相當有震撼力的,好演員的職業(yè)精神令人欽佩。
《小丑》是一部非常突出表演的電影,鏡頭不斷在華金·菲尼克斯的各種臉部特寫、肢體夸張的小丑表演、從懦弱無助到失心瘋的行為間切換,全方位展示了演員的表演細節(jié)。
層次豐富的角色,再加上奧斯卡遺珠的過往,天時地利人和,《小丑》或許真的為華金·菲尼克斯沖奧制造了最好的契機。《婚姻故事》里的亞當·崔佛也非常出彩,但相比之下《小丑》更是一部為表演而生的電影。
羅伯特·德尼羅飾演的脫口秀大咖也不錯,但發(fā)揮空間較小,一切角色都成了小丑的陪襯。就華金·菲尼克斯的杰出表演而言,“希斯·萊杰之后再無小丑”,這句話可以收回了。
電影《小丑》劇照,瘦骨嶙峋的華金·菲尼克斯
R級鑒定
《小丑》確定為R級電影,但片中的暴力場面其實不是很多,能稱得上血腥的只有一場室內(nèi)動作戲,情色戲完全沒有。
目前該片尚無任何引進方面的消息,北美定檔10月4日。
“小時候我的夢想是當一名喜劇演員,大家都笑我?,F(xiàn)在,我真的成為了一名喜劇演員,你看,再也沒人笑了吧?”
這是Arthur講過的一個笑話,有點冷,還有點苦澀。他是一個乏味的Clown(丑角),一個差勁的Comedian(喜劇演員),但未來會是一個很颯的Joker(小丑)。期待有一天可以看到華金·菲尼克斯繼續(xù)開啟真正的Joker之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