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訊 近來,黃曉明帶火了一個新詞——“洗潔精演技”。正在熱播的網劇《鬢邊不是海棠紅》,取得了關注度和口碑上的雙贏。近7萬網友,在豆瓣為它打出了7.5的高分。
黃曉明用扎實內斂的表演,塑造了一位俊逸倜儻、癡迷京劇的新派富商程鳳臺,毫無浮夸之感。
網友們贊揚不斷——“演技我可以get到,有匪氣也有颯氣。”“角色真好,他也演得真好!”
第六集里,黃曉明一段獨白成為名場面。程鳳臺從《長生殿》里的楊貴妃身上,看到了自己困于侯門深院的命運。他在雪中跌跌撞撞地走,嘴里念著:“臺上的人,不知自己身在戲中。臺下的人,不知自己身在夢里。”一聲嘆息之后,他望向天空:“一夢一生,一生一夢。”
黃曉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給出幽默的回應:“我們的網友真的是太厲害了,罵我的時候會拐著彎兒來罵我,夸我的時候也會拐著彎兒來夸我。我知道‘洗潔精’是個好意,意思就是說我‘去油’了。”
在“洗潔精演技”的背后,黃曉明經歷了什么?
“我不是演技派”
黃曉明出了名的仗義。《瑯琊榜之風起長林》制片人侯鴻亮曾用三個詞點評黃曉明:山東人,好人,好演員。
從小,他就是家里長子、長孫和長外孫,沒有姐妹,共有七個堂弟和表弟。長輩教育他,一定要扮演好“優(yōu)秀大哥”的角色,言行舉止要給弟弟們做出表率。他因為外形非常突出,順利考入北京電影學院,也很快獲得了知名導演、制片人的賞識。
2002年,他在《大漢天子》中和陳道明、賈靜雯搭檔,飾演心懷天下的漢武帝,一舉成名。但之后,他在《鹿鼎記》《泡沫之夏》等作品中的表現,卻遭到觀眾們“虛假浮夸”的差評,一度被貼上了“霸總”標簽。
網友們質疑,黃曉明的演技似乎處于一種“薛定諤狀態(tài)”,總是忽好忽壞。
他曾在訪談節(jié)目《立場》中,坦承自己有過一個抑郁而迷茫的階段。不僅演技備受詬病,說英語也被網友嘲笑。他以一種自嘲的心態(tài),在廣告里吶喊:“沒錯,我不是演技派。”
他承認因為自己“老好人”的個性,為了人情接過一些爛戲,白白消耗了時光。好在,他走過這些彎路,也學到了人生寶貴的一課:“人緣不能當飯吃,當你不行的時候,別人該不幫你,該不理你還是不理你。”
演員的成長就像蛇蛻皮
2013年,黃曉明終于等到了一個仿佛為他量身定做的角色——《中國合伙人》的成冬青。
導演陳可辛本來屬意他演孟曉駿。但黃曉明說:“我要演成冬青,這個才更像我。成冬青身上的堅韌、執(zhí)著,以及他從一個‘土鱉’走向成功的經歷,我更有共鳴。”“我給他(陳可辛)講以前上學的我、面對失敗的我、面對嘲諷的我,還有我在低到塵埃里的時候”。
![]() |
《中國合伙人》 |
在一場婚禮戲份中,成冬青需要徹底宣泄出積攢多年的情緒。黃曉明拋開劇本,不由自主地嚎啕大哭,直到關機還久久不能平息。陳可辛走進來,給他一個擁抱:“非常好!”黃曉明不僅為成冬青哭,更是為自己哭。
“每個人都會有這種感到委屈無助的時候。你問我為什么這么委屈?我也不知道。就是感覺積蓄了很多年,恰恰很符合當時成冬青的內心,就給發(fā)泄出來了。”
經歷,讓人成熟。 在黃曉明看來,演員的成長就像蛇蛻皮:“當你真的要長大了,皮已經阻擋不住你的成長了,必須要撕裂的時候,它才會撕開。(這個時機)是不由你自己決定的。”從那以后,黃曉明連續(xù)出演優(yōu)秀的作品:《瑯琊榜之風起長林》中性格沉穩(wěn)的大哥蕭平章,《烈火英雄》中勇敢對抗心魔的消防隊隊長……
![]() |
《瑯琊榜之風起長林》 |
![]() |
《烈火英雄》 |
黃曉明說,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紀,已經沒有再多的機會去消耗自己,必須得用作品說話。他做到了。
演人物其實就是要演缺點
《鬢邊不是海棠紅》中,程鳳臺乍看起來又是一位民國版的“霸道總裁”。但黃曉明細膩生動的表演,卻賦予人物豐富的層次感。在商場,他露出精打細算、運籌帷幄的一面。在家中,他對妻子溫柔貼心,對妹妹寵溺呵護。在梨園,他又和商細蕊產生惺惺相惜之情,心甘情愿護著戲班。
實際上,決定出演《鬢邊不是海棠紅》這部IP劇時,黃曉明身邊的工作人員都持猶豫態(tài)度,害怕會再次“招黑”。
但是黃曉明懂得欣賞程鳳臺的人格魅力:“我真心喜歡人物的設定,他的可愛,他的幽默,他的愛家愛國的情懷。”他化壓力為動力,費心琢磨、精心設計,為程鳳臺增加眼神、肢體動作等小細節(jié)。
他總結出“演人物其實是要演缺點”,刻意給程鳳臺加了“慫、萌、潔癖”這些怪癖。這樣一來,程鳳臺變得真實而可愛,當然也就毫無虛假之感。
另一方面,黃曉明非常希望能夠弘揚京劇文化:“京劇是偉大的,它不只是大家想象當中的那一點東西,它是幾代人的心血。”
電影《霸王別姬》《梅蘭芳》,都曾讓觀眾們領略過國粹藝術之美。這部《鬢邊不是海棠紅》,再次唱得“一出好戲”。
2020年的春晚,黃曉明講著一口山東話,喊出“明學”金句:“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很多媒體人收到了黃曉明團隊做的個人周邊,將“明學”語錄印在小物件上。
黃曉明坦誠,這種看似無所謂的幽默態(tài)度,其實是調整心態(tài)的結果:“在這個行業(yè)里心態(tài)不好,說得難聽一點,就無法混下去了。所以我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才能夠好好投入演戲。”
曾經的挫折和迷茫,沒有擊倒黃曉明,反倒讓他收獲了更加強大的內心。更重要的是,經過歲月的沉淀,他悟出了表演之道。
“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你會不斷肯定自己和否定自己。當你年輕的時候,因為你對人生的感悟不夠深,你對感情的表達就比較流于表面。但是當你年紀越來越成熟,你就會知道,一個成熟的人,對情緒的表達不是那么外在的。”“盡量真誠,是永遠沒錯的。”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