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骨灰級演員、國寶級演員、老戲骨,合著就說明你是個老同志唄!”
“咱住的這是什么地方?什剎海,皇宮的后花園,您主持過國宴,是正宗的滿漢宮廷菜的傳人吶!”日前,以北京什剎海胡同為背景的都市家庭劇《什剎?!吩谘胍暰C合頻道熱播,宮廷菜名廚莊為天(劉佩琦 飾)一家三代人充滿煙火氣的瑣碎生活,滲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中國傳統(tǒng)手藝的傳承。
在最新播出的劇情中,重整旗鼓的莊家菜生意紅火,卻面臨合作方冬子的要挾。面對三兒子接受違約金、另選飯館地點的建議,他擺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還違約金,我莊為天開飯館難道就為了錢?”
莊為天的扮演者劉佩琦是觀眾的老熟人了,曾出演《大宅門》《東四牌樓東》《狼煙北平》等北京戲,雖不是北京人,劉佩琦卻一直生活在北京,能講京口兒。《什剎?!穼а莞秾幷f,劉佩琦與莊為天有很多共通之處:“都是干、梗、倔的老頭兒,基本上他不用演,他坐在這就是?!?/p>
劇集臨近收官之際,文娛頭版(ID:wengyutouban)對話正在橫店拍戲的演員劉佩琦,在新劇拍攝空檔,聽他講述戲里戲外的故事。
古板倔強,對子女嚴苛,與老伴兒恩愛,堅守傳統(tǒng)與做人的德行,是劉佩琦對莊為天的認知。
在莊家,莊為天是威嚴的大家長,吃飯永遠坐中間,大事他拍板,定下的規(guī)矩無人敢僭越。劉佩琦說,“莊為天古板、嚴苛,這也是與子女們發(fā)生沖突的根源?!?/p>
身為名廚,莊為天希望一身絕活后繼有人。他選中了三兒子莊志斌,可三兒子并不愿意將自己困在廚房,引發(fā)了一次次的家庭沖突;大兒子莊志存離婚后想要追尋新的愛情,莊為天卻執(zhí)著支持莊志存前妻的復婚請求;二女兒莊靜與熱愛中國文化的德國攝影師大衛(wèi)兩情相悅,可莊為天又不接受一個洋女婿。
對子女如此,在外人面前,莊為天也放不下身段。第五集,大衛(wèi)與莊志斌在房子租賃問題上產(chǎn)生矛盾,莊為天在勸架的過程中不小心將大衛(wèi)摔倒在地,大衛(wèi)提出以法律方式解決問題。后來,莊為天為求和解不得不向大衛(wèi)道歉,但在和解現(xiàn)場欲言又止。
“在莊為天的認知里他是長輩,對于房子,他并不想對外出租,又想不通自己錯在何處,為避免官司,也就妥協(xié)了,但骨子里還是不愿意妥協(xié)和道歉的?!眲⑴彗忉尩馈?/p>
只有面對妻子金大媽的時候,莊為天才一改以往嚴苛的家長形象。劇中設置了很多老兩口有趣的生活橋段,比如他把桔子皮扔到老太太的畫案上,老太太頭都不抬就把桔子皮扔回去;金大媽畫畫,他就在一旁研墨等。在劉佩琦看來,老兩口的婚姻生活很幸福,“兩人從小一起長大,艱苦的歲月里風雨共擔,他一生都沉浸在愛里,婚姻對他來說是永恒的。”
在劉佩琦的演繹下,莊為天的人物形象是立體的。他表演的秘訣是對人物關(guān)系的拿捏要準確,要通過具體細節(jié)來體現(xiàn),“夫妻恩愛,給老伴洗腳得先試試水;對兒子嚴厲,就要體現(xiàn)‘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一面;與有著幾十年交情的老朋友打太極,得互相拌著嘴……總之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態(tài)度,這個人物就準確了?!?/p>
在劉佩琦看來,莊為天身上最打動他的地方是對于傳統(tǒng)的恪守,“修德無人見,行善有天知”。
在莊為天去公園理發(fā)的時候,師傅和他有這樣一段對話:
“說實話,你知道你做的菜為什么味道和別人不一樣,而且還特別好吃?”
“這個我還真沒琢磨過。”
“那我問你,你們勤行里講究的是什么?”
“藝德,藝為馨,德為魂,傳承廚藝,服務大眾?!?/p>
菜為什么好吃,不言自明。在表演過程中,劉佩琦也將莊為天守傳統(tǒng)、講藝德的品性詮釋出來。例如,在醉八仙飯館,當莊為天看見年輕的服務員在工作時閑聊,他就開始眉頭緊縮、一臉嚴肅,在莊為天的認知里,做“勤行”就要有服務意識,要講“藝”“德”,不能在飯館里閑著聊天,逗著玩。
“民以食為天”是“莊為天”名字的指向。作為貫穿于《什剎?!返闹匾幕?,美食的呈現(xiàn)是劇集一大特色,借由莊為天精湛的廚藝,《什剎海》展現(xiàn)了北京飲食的精妙之處。
莊家慶祝接手“醉八仙”飯館時,莊為天貢獻了一桌令人垂涎三尺的家宴,六冷葷、八熱菜,外帶六碟小點心。為此,莊為天拿出了看家本領(lǐng)——剁蝦泥、片肉片、切肉丁、掛生粉、熱油淋魚……從切菜備料到下鍋烹飪,親力親為。
戲里的大廚劉佩琦坦言自己在生活中并沒有下廚經(jīng)驗,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他只能“惡補”廚藝。拍攝時,劇組特地請來了做宮廷菜的廚師進行指導,“我們會專門拿出時間了解做菜的程序,保證菜端到桌子上的色香味效果。刀工、擺盤這些專業(yè)動作也都有廚師在現(xiàn)場指導?!?/p>
在劉佩琦眼里,這種精益求精是必要的,戲里戲外都如此?!拔幕獜娜松砩蟼鞒邢氯?,其實莊為天和莊志斌的矛盾沖突也基于此。家中只有三兒子能夠傳承廚藝,如果他不接受,莊家的宮廷廚藝就等于斷了香火。”父子二人的沖突有著現(xiàn)實因素,莊志斌有著年輕人的生活理念,傳統(tǒng)文明與現(xiàn)代生活的碰撞,在劇中有諸多體現(xiàn)。
暮色四合之時,七彩的燈光倒映在湖面上,什剎海主路上酒吧林立、霓虹閃爍,而在什剎海周圍的小胡同和四合院里,卻是普通人家頗具煙火味和傳統(tǒng)生活的圖景。閑暇時,年輕人在酒吧里彈唱,有歌有酒有人聲,以莊為天為代表的老一輩人,則熱衷去公園遛彎、打太極、唱京戲。
在北京生活許久的劉佩琦,也坦言對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擔憂,“很多老北京俚語已經(jīng)快失傳了,我希望這部劇可以讓年輕人更多地了解北京及其地域文化,畢竟文化要從‘人’身上傳承下去?!?/p>
做人講規(guī)矩、有藝德,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會荒腔走板,是劉佩琦給莊為天的總結(jié)。戲外,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劉佩琦自己。
自1985年因電影《二子開店》踏入影視圈到如今,劉佩琦出演了100余個大大小小的角色,是大眾眼中德藝雙馨的老藝術(shù)家。
大銀幕上,他是《離開雷鋒的日子》里活在雷鋒去世陰影中、倔強隱忍地傳承雷鋒精神的復員軍人喬安山;《秋菊打官司》中,他是老實軟弱的秋菊丈夫;《和你在一起》里,他是為了兒子學琴而北上投師的父親;熒屏上,他是《大宅門》里紈绔子弟白三爺;《白鹿原》里仙風道骨的朱先生;《那年花開月正月圓》中行走江湖的瀟灑養(yǎng)父……幾十年藝術(shù)生涯,劉佩琦實現(xiàn)了每個演員都有的目標:千人不同面。
對此,劉佩琦說:“有些演員追求品牌意識——一個演員要用一種表演狀態(tài)支撐一生,這和我的理念是相悖的。如果我這一輩子演了那么多的角色都是一種表演狀態(tài),于我而言,第一對藝術(shù)不負責任,第二對觀眾不負責任,第三對自己不負責任。同時,創(chuàng)作樂趣也沒了?!?/p>
為了當“千面人”,拍戲時劉佩琦愛琢磨,以找準人物的狀態(tài)。
1991年,劉佩琦在張藝謀執(zhí)導的《秋菊打官司》里飾演秋菊的丈夫,這是一個善良老實、木納少言的農(nóng)民。劉佩琦找到了人物定位:“戲里有好多村里的農(nóng)民,我要跟他們靠攏,去找人物的感覺,表演痕跡不能重?!?場戲后,業(yè)內(nèi)許多人記住了一個叫劉佩琦的演員,“戲拍出來,不認識我的人還以為劇組是在村里找的群眾演員?!眲⑴彗貞浀?。
《秋菊打官司》劇照
電視劇《大宅門》是劉佩琦職業(yè)生涯的一個重要代表作,面對導演千錘百煉過的劇本,劉佩琦就在表演細節(jié)上加入自己的想法;《白鹿原》中劉佩奇給了朱先生有學問、有眼界,但首先是個農(nóng)民的角色定位;《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劉佩琦抓住了周老四有時用騙術(shù)行走江湖,又為人仗義、不自私的性格特點。
就這樣,劉佩琦還總給自己“找毛病”:“我一直以冷靜、客觀、批判的態(tài)度看待自己,我會分析自己的表演好在哪,有沒有不足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夠防微杜漸。”
面對“老戲骨”的稱謂,劉佩琦看得很淡,還打趣道:“什么骨灰級演員、國寶級演員、老戲骨,合著就說明你是個老同志唄!當然很可能是一種愛稱,反正我覺著無所謂,叫什么都行,最后咱還得拿作品說話?!?/p>
-END-
輪值主編:彤童
作者:奕秋
編輯:園園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