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訊 9月11日,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第27屆大學生電影節(jié)隆重推出跨界對話沙龍活動,首場跨界對話沙龍圍繞電影與文學議題展開。
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錦華老師,國家一級編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冉平老師,該場沙龍學術主持、著名主持人張越老師,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著名作家梁鴻老師齊聚一堂,對文學電影化改編的特征、嚴肅文學與通俗文學的電影化改編異同、非虛構文學與非虛構電影、文學和電影的藝術創(chuàng)作邏輯等議題展開探討,在交流中為觀眾打開了新視野。
戴錦華老師在對談中提到,文學和電影在敘事上具有相似性,但媒介和語言系統完全不同。電影美學革新和文學革新生發(fā)自同樣的精神土壤,二者互相影響、彼此啟發(fā)。
冉平老師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和商業(yè)電影創(chuàng)作有著各自的表意系統,文學作者向影視領域跨界時必須轉換身份與思維,按照類型電影的套路進行創(chuàng)作和精準計算,而這往往對文學性造成傷害。
張越老師就非虛構文學和紀錄片的異同發(fā)表了看法,并就影視作品的女性刻板印象問題與嘉賓們展開討論。
梁鴻老師表示,電影評價需涵蓋多個維度,商業(yè)電影的市場意義和藝術電影的思想性、影像意義均應被納入考量范疇。
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第27屆大學生電影節(jié)邀請來自文學界、電影界的著名學者與業(yè)界專家展開跨學科、跨領域的對話,在深度交流中碰撞思想的火花,從獨特視角出發(fā)重新審視電影與文學之間的關系,助推電影學術與實踐的發(fā)展,不斷打破思維界限,展望電影與文學互哺的未來趨向。
第二期跨界對話沙龍活動將圍繞“電影與戲劇”為議題開展,擬邀請著名戲劇導演王曉鷹老師、央視著名主持人張越老師、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田卉群老師、北京央華時代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王可然老師等出席活動,并預計在9月18日播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