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500年,大秦帝國終于要“IPO敲鐘”了。
“我是你們的王,天下的主宰;
我終結了五百余年的紛亂歲月;
曾經(jīng)的敵人,共同成為我的子民;
歡呼吧,我的子民;
我的功業(yè),將被澆鑄在青銅器上,銘刻在高山之巔;
我的榮耀,將光照天下;
痛飲吧,我的子民;
我的功業(yè)將澤被你的子孫,永遠流傳于世;
我是嬴政?!?/em>
11年過去,大秦帝國系列劇終于從2009年的《裂變》,2013年的《縱橫》,2017年的《崛起》,走到了2020年的《天下》。
昨日,改名《大秦賦》的《大秦帝國之天下》正式開播,該劇以一段秦始皇的內心獨白倒敘開篇,大秦帝國系列IP的故事也終于翻到了史書上最壯麗澎湃的篇章:秦統(tǒng)一六國,建起統(tǒng)一偉業(yè)。
作為歷史類高口碑IP劇的新作,該劇的制作班底也堪稱“豪華”: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zhí)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老戲骨主演。
這一部的大秦,“賦”了些什么?
“奮六世之余烈”,從戰(zhàn)國初期的默默無聞,到商鞅變法、合縱連橫、兼并崛起、一家獨大、統(tǒng)一六國,秦國變成秦朝的路,走了500多年。
《大秦賦》正是著眼于大秦帝國500年奮斗史之“IPO敲鐘”的這段歷史,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tǒng)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tǒng)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
從司馬遷《史記》、賈誼《過秦論》、杜牧《阿房宮賦》等文學名著的記錄評論,到《XX風云》《XX秘史》《XX傳》等影視作品的戲說演繹,可以說,這段歷史是大秦帝國系列IP里國人最為熟悉的,更是歷史里最意味深長的一筆。
歷史的新故事,怎么講才精彩?
整體來看,《大秦賦》延續(xù)幾部前作的多線敘事手法,以豐富多面的人物群像、精彩復雜的政治博弈、溫情的故事細節(jié),對厚重歷史進行整體化書寫,讓該劇有史詩般廣闊視角與審視思考的冷峻筆觸。但厚重并不乏味,在劇情與人物的雙驅動下,反而充滿具有節(jié)奏感的戲劇張力。
在前作的鋪墊、推動下,大秦帝國的故事走到了長平之戰(zhàn)后的公元前259年。開篇,在趙國背約拒不割城的背景下,秦昭襄王發(fā)兵攻趙,三年邯鄲之戰(zhàn)打響,此時的始皇帝嬴政,剛剛降生于其父嬴異人在趙國當質子(人質)的所在地——邯鄲。
打開前兩集,90分鐘的劇情,既涵蓋多場朝堂對弈、六國紛爭、“邯鄲之戰(zhàn)”等對背景勾勒的戲份,也有以“嬴異人”為人物主線,以“無詔歸秦”為任務而發(fā)生的豐富系列故事,如與嬴傒(其兄)的監(jiān)獄相斗、與華陽夫人的“認母”結盟等情節(jié)。
為擺出列國戰(zhàn)爭的大陣仗,劇中擂鼓、擺陣、裝填、投石、射箭等軍事行動一應俱全,將冷兵器時代的戰(zhàn)爭場面拍攝得恢弘大氣,而“邯鄲之戰(zhàn)”中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聯(lián)手給秦將的決戰(zhàn)軍書,也將戰(zhàn)國時代群雄爭霸的豪情壯志,合縱連橫的政治手段展露無疑。
政治對弈方面,該劇節(jié)奏也是張弛有度、動靜結合,亮點是人物沒有太多廢話。比如在嬴異人與華陽夫人“認母”結盟的劇情中,一幕給了在屋內如履薄冰認母的異人,一幕給了在屋外焦急等候的呂不韋,在不同氣氛的對比下,輕巧挑起觀眾的情緒起伏。
而劇中,異人的認母手段也是極為巧妙:著楚服、唱楚歌,低聲吟唱著楚國詩人屈子的《云中君》,勾起了在秦多年的華陽夫人的哀國之愁與思家之情,讓她不禁淚下,然后順水推舟深情說道:“母親,兒子終于又見到母親了”,華陽夫人便回答:“我兒,母親見到你也是說不出的歡喜”。潤物無聲、不著痕跡,在情感共鳴與利益同盟下,“認母”這件冰冷的政治事件有了巧妙的落腳點,變得合情、合理。
史海浩瀚,如何抓取挈領主線與精彩支線,并讓晦澀冰冷的歷史,變成好看的故事,成為歷史正劇需要面對的問題。依托歷史的進程作為故事主線,大秦帝國系列其實一直在探討一個問題:秦國的由弱到強,究竟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必然?
答案并不在書中,也不在劇里,需要觀眾從繁雜的歷史景觀中去尋找、觀察、評判。目前來看,《大秦賦》里的歷史景觀展現(xiàn)得頗為全貌,在當下視聽語言的加工下,呈現(xiàn)出歷史豐富而多元的樣態(tài),像是一部描繪從秦國走向秦朝光輝時刻的歷史長詩,也是一副波瀾壯闊的戰(zhàn)國時代生活畫像,給予觀眾無限遐想與思考空間。
如果劇情是故事的骨架,那人物就是血肉。群戲要好看,角兒得登場。
《大秦帝國之裂變》有銳意變法的商鞅、納賢的秦孝公,《大秦帝國之縱橫》有縱橫家張儀、改革家秦惠文王,《大秦帝國之崛起》有秦昭襄王、秦宣太后、白起、范雎……君臣璀璨,名將輩出。
到了《大秦賦》,名角兒更多了:秦始皇、呂不韋、嬴異人、李斯、趙姬、王翦、廉頗、嫪毐、嬴傒……里面許多重量級歷史人物,單拎出來都可以立傳拍一部。
對于《大秦賦》這樣的群像劇,角色塑造重在調和——飽滿多面而不臉譜化。令人驚喜的是,就前兩集出現(xiàn)的大小人物,都是經(jīng)得住細看的“戲精”們。
“呂不韋賈邯鄲,見(子楚)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史記·呂不韋列傳》
期貨專家呂不韋,人生中最大的一筆風險投資,就是挖掘到了當時在邯鄲當人質的秦國潛力股——贏異人,并貢獻了個奇貨可居的成語。他嗅覺敏銳、審時度勢,更有眼光魄力、實操手段,社交能力堪稱一絕。
比如在嬴異人從趙國逃回秦國路上,發(fā)現(xiàn)妻兒留在趙國執(zhí)意想回去尋找時,兩人的對話就十分精彩:
異人:“我寧可讓趙王殺了,也不可讓我妻兒受牽連”。
呂不韋:“怎能憑一己之情,棄天下于不顧”。
異人:“天下離我太遠,我眼前只有妻兒性命”。
呂不韋:“天下盡在公子眼前,只要你安全回秦,太子嫡子就是你了”。
呂不韋怎么說服異人的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1:相信自己是潛力股,在趙國當了八年人質,于秦國有功;
2:寵妃華陽夫人無子嗣,并愿意認他為義子;
3:在趙國必死,回到秦國反而有機會救妻兒;
4:太子嫡子下一步就是秦王,旁敲側擊政權利誘。
1是事實,2、3 、4是假設,呂不韋規(guī)在勸異人時陳利害擊要點(拿捏他重情義、受委屈的心理),啟發(fā)他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而在呂不韋的操作下,最后假設都成為了現(xiàn)實,可以看出他這個人真的眼光獨到,執(zhí)行能力極強。
再來看看人物細節(jié)。劇中,呂不韋在帶著異人逃回秦國的路上,發(fā)現(xiàn)身上中箭是一枚箭羽、箭桿、箭鏃均有統(tǒng)一規(guī)格的秦箭,之后立馬把異人送到咸陽獄去了,他判斷這是在秦法嚴苛背景下,對于異人而言目前秦國最安全的地方。在政局不明朗的情況下,他迅速選出了最優(yōu)方案,兵行險招、敢于冒險。
在無權無勢異人的奪權道路上,與其說呂不韋是推波助瀾的“輔助者”,不如說是興風作浪的“野心家”,是推動故事發(fā)展的大人物。歷史上,知名創(chuàng)業(yè)梟雄們身邊往往有這樣運籌帷幄的能人,如劉邦身邊的張良,朱棣身邊的道衍和尚(姚廣孝),他們的存在給故事添了幾分別樣的色彩。
另一方面,第二集中咸陽獄里的一個小吏鄭貨,也是個精彩的人物。
當他接到呂不韋讓他看住異人的差事,并得到保證日后富貴的口頭承諾后,便開始與前來要人的嬴傒纏斗。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智慧,眼看人就要被帶著一堆人的嬴傒帶走,他拿起“法律的武器”,撒潑甩賴訛詐嬴傒給他銀兩,行為既符合他貪財?shù)娜宋镄蜗笥智擅罱鉀Q了問題。
而在嬴傒罵他為賤吏時,他是這樣回答的:
“我吃的秦國的官俸,為大王辦事,你無詔,別說你殺了他,就算殺了我這賤吏,我也保你項上人頭落地?!?/em>
他的怒罵,不僅展現(xiàn)出鮮辣的“小吏”性格特色,更間接體現(xiàn)出商鞅變法后的秦律嚴苛??梢哉f,他既是劇中人物,也在講時代故事,而劇中這樣的角色還有很多。
初看《大秦賦》,還在秦國成為秦朝的“前夜”,千古一帝嬴政尚是稚嫩孩童,但故事已經(jīng)有了值得品味的豐富滋味,讓人期待濃墨重彩的下一篇章。
-END-
輪值主編:鄭長華
作者:Siberia
編輯:大楚興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