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最近華語院線片稍嫌冷清,整個三月的華語影壇,可能都找不到幾部太值得關(guān)注的影片。
但是,有一部影片的突然出現(xiàn),卻真是驚到了所有人。
可以說是,好評如潮。
我們先來感受下,大家對本片的評價吧:
這還有:
相信,有些朋友,已經(jīng)猜出這部電影是什么了。
這就是昨天剛剛亮相柏林電影節(jié)特別展映單元,鄭保瑞導演的新片《智齒》
說到鄭保瑞,很多朋友應該也很熟悉了,昔日《狗咬狗》《軍雞》的導演,作品一向暴力與風格化。
不過,北上之后,卻多少有些水土不服,執(zhí)導的西游記三部曲,也是一部不如一部
而這回的《智齒》,終于回到了他最擅長的風格與領(lǐng)域之后,大家也重新找回了對鄭保瑞導演的信心。
或者說,我們期待了這么多年這部影片,還真的,沒白等,可以。
于是,在影片放映的第二天,我們也找來持續(xù)關(guān)注柏林電影節(jié)多年的老朋友顧草草,聽她講講,這部智齒,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
今年歐洲疫情仍然嚴峻,于是,搬到線上舉辦的柏林電影節(jié)也多少有些陣容縮水,是大家公認的小年。不過,特別展映單元里,鄭保瑞導演的《智齒》,仍然是很多人(尤其是華語觀眾)非常期待的一部影片。
從前期放出海報和預告來看,黑白影像下的的香港骯臟破爛,警匪纏斗不止,讓人覺得,那個一身血腥江湖氣、砸出《狗咬狗》的鄭保瑞又回來了。
這個預告還是兩年多之前的,你們感受下風格就好
影展第三天,早上七點鐘片單一更新,連主競賽電影都顧不上看,我立刻點開特別展映單元的《智齒》。盡管只是坐在電腦前看片,但是完全無法分心。
兩個小時的電影張弛有度、一氣呵成、酣暢淋漓。一口氣看完,瀏覽一下豆瓣上其他人朋友的評分,果不其然,感受都和我差不多,幾乎沒有四星以下的評分。
香港電影余暉不盡,仍有后勁,鄭保瑞和他的《智齒》,這回確實,爆了。
《智齒》改編自大陸小說家雷米的同名小說,講述了警方調(diào)查一起連環(huán)拋尸案的故事。
由李淳飾演的警界新人任凱,名校畢業(yè),意氣風發(fā),空降進破案組,與由林家棟飾演的資深警察展哥開始搭檔。在查案的過程中,他們偶遇了剛出獄的年輕女孩王童(劉雅瑟飾演)。
不知為什么,展哥看到王童就突然失控,當街瘋狂追逐王童,開車相撞,拳打腳踢,掏槍欲射,大有置對方于死地的狠勁。不明就里的任凱出手阻止,制住了情緒失控的展哥,奪走手槍救了王童。
原來,王童曾經(jīng)是個癮君子,吸食海洛因以后違法駕駛釀成車禍,將展哥的妻子撞成了植物人。如今妻子生不如死,展哥夜夜守在病床前。他并不因為王童為此坐過牢就能放下刻骨仇恨,恨不得血債血償。任凱認為展哥對私仇的執(zhí)念已經(jīng)影響他執(zhí)行公務,沒收了他的配槍。
王童困在往事的夢魘之中良心難安,決定把自己混江湖了解到的情報全部告訴展哥,以此贖罪。展哥接受了王童的情報,逮捕了各路毒販、走私犯、賭場頭子、假信用卡賣家……
卻也故意暴露了王童的線人身份,使得她在地下世界無處立足。
與此同時,警方依然不斷在香港各處垃圾堆中發(fā)現(xiàn)被拋棄的斷手、尸體,而根據(jù)失蹤舉報來看,受害者多為有毒癮的底層妓女。展哥為了破案,要挾王童繼續(xù)提供情報。
慢慢的,他們幾個人,也開始一點點的逼近真相,為此,他們都必須重回陰森的地下世界,以命相搏……
與《狗咬狗》一樣,鄭保瑞鏡頭里的世界或是香港,是我們鮮少在大銀幕上見過的。它有著強烈的風格化,甚至絲絲漫畫感。
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影像世界。
這次的《智齒》有意采用黑白畫面,視覺的對比度極為明顯。
在城市廢棄的角落里,漫山遍野都是垃圾;在聳立的高樓里,全是殺人越貨的勾當,棚戶區(qū)里魚龍混雜,窮街陋巷藏污納垢。人們蝸居其間,制毒販毒吸毒,賣淫買春施虐,打牌賭博拼命,抑或只是吃著廉價的大排檔,躲著下一盆即將潑到身上來的泔水。
所有的人都面目模糊,每一個人都遍體鱗傷。
影片的正式海報,大概也可以幫你們了解到影片中的世界。
搖臂升高,鏡頭鳥瞰這片香港的陰影,令人驚懼幾乎想要嘔吐:街巷交錯毫無章法,幾乎像一個蜘蛛網(wǎng),困住所有踏足島嶼之人的一生,吞噬進罪惡與黑暗。
萬家燈火照不亮夜色,卻是鬼影幢幢;即便向天呼喊得撕心裂肺,也無人應聲救援。遠處的城鐵呼嘯著飛馳而過,滑過一抹文明的亮色,像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存在。近郊的山坡上矗立了無數(shù)的菩薩佛像,卻無限惡臭,正是拋尸的最好去處。
更別說鏡頭中茍且生存的人。人人是賊,命若鴻毛,賤如野草。
林家棟飾演的展哥,眼睜睜地看著妻子死去卻無法復仇,破不了命案積郁難消;對仇人王童產(chǎn)生了憐憫之心,可這點善良給他換不來什么好結(jié)局。
李淳飾演的年輕警察任凱,也無法成為良心或者正義的代言人。他丟了配槍,找不到線索,打不贏架,陪伴不了懷孕的妻子,幫不了任何人。
李淳這次的形象也非常突破
當然,片中的女主角劉雅瑟的表演最為驚艷,看過本片的華與影評人們,已經(jīng)斷定她就是下一屆金像獎影后了。
不過,她的角色確實最為凄苦。這是一個混跡街頭,以命討生活的弱小女子,在警察、黑幫、兇手之間斡旋,幾乎從出現(xiàn)的第一幕被毆打到影片的最后一秒,經(jīng)歷了撞車、砍刀、跳樓、強奸、綁架……
全片大部分的暴力血腥戲份都因她爆發(fā),尺度之大、頻率之高、強度之爆裂,讓人全程咬著牙揪著心。
這樣一個女性角色,以往真的是非常少見。在片中,沒有人因為她是一個女性而有憐惜之情,她被各種人折磨得生不如死。最終,全靠她自己咬緊牙關(guān)挺過來。
底層女性在文明的世界從來都是隱形的,而在黑暗的地下世界,她們永遠沉淪在最底層。
王童的自救甚至離救贖也越來越遙遠,拋卻一切道德和法則,不過是瀕死動物的本能,企盼殺出一片天,反復哭喊:“我想活!我要活下去!”整部電影最濃烈的戲碼都在劉雅瑟身上,也讓人對她的表現(xiàn)贊不絕口。
相比之下,池內(nèi)博之飾演的拾荒者慕殘、奸殺,廖子妤飾演的殘疾毒販出賣一切,倒顯得套路了,不過是平凡的苦與常見的惡。
《智齒》里的底層世界,比罪惡之城更為黑暗,離真實生活近在咫尺的可怖。我們從來沒有在銀幕上見過那么多的垃圾,影片中的香港似乎就是一個巨大無邊的垃圾場,角色們拔足狂奔也無法逃脫。
白天和黑夜沒有區(qū)別,光線不過是膠片和時鐘的騙局。每天都是殺人天,大雨滂沱,血就是雨,泥潭更深。
無論是從美學設(shè)計,演員和場景調(diào)度,還是文本深度上來說,《智齒》可以說更甚于《狗咬狗》的生猛。
重回自己擅長的領(lǐng)域與風格之后,鄭保瑞分分鐘可以回勇——香港電影人從來沒有丟失過那些硬橋硬馬的手藝活,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創(chuàng)作的理念。
影片應該也會爭取在內(nèi)地上映,但以現(xiàn)在的尺度,到底以什么樣的方式上映,還是一個問號。就像上面說的,影片的尺度確實非常挑戰(zhàn)。
很多影評人都認為,即便是在家觀看這部影片,觀影過程中,生理和心理都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如果是在電影節(jié)放映,恐怕會有觀眾接受不了這么大的尺度而選擇離場。
但作為影迷,實在慶幸,鄭保瑞總算把自己想拍的故事拍了出來。當下的香港電影人,難以擺脫尷尬的身份,也難以選擇自己的命運。某種程度上,和《智齒》中的角色處境一樣:四處夾擊,進退狼狽。懷念銀河映像的人,只會越來越少。而這種暴力到不講美學的拍法,也不常有。
不過,在風格化作品越來越稀缺的今天,我們倒是很樂見《智齒》這樣的電影出現(xiàn)。即便,如果將來他真的面對觀眾了,一定會有人因為他的重口味與大尺度,難以接受這樣的電影。
但是,電影的世界里,本就該有很多不同,有很多個性,以滿足各種各樣的觀眾群體。
歸根結(jié)底,我們還是希望將來能在大銀幕看到這部電影,并且,是盡量原汁原味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