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Sir今年看過最猛的午夜劇場。
夜晚降臨,萬籟俱寂。
一個性感的聲音響起:
“The Night……”
心中的某些東西被瞬間點燃。
可別想歪。
隨著磅礴的背景音樂響起,昏昏欲睡的深夜。
Sir直接體會了一把“午夜驚魂”——
夜色中的地球
Earth at Night in Color
蘋果tv+出品,半年內(nèi)連出兩季,每季都在9分以上。
男神抖森配音。
帶領(lǐng)觀眾領(lǐng)略地球的另一面。
在這里,風(fēng)過,林動,鳥咽,虎視……
當(dāng)太陽落山,大地陷入沉寂之時。
一場屬于夜晚的奇遇。
悄悄開啟。
01
自然紀(jì)錄片Sir看得太多。
國內(nèi)的《動物世界》,國外的《藍色星球》《冰凍星球》《人類星球》系列。
哪一個不是經(jīng)典?
但。
《夜色中的地球》不一樣。
借由先進的低光攝影機,用比人眼敏銳100倍的鏡頭,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了地球的夜生活。
它是全世界第一部高清全彩展現(xiàn)夜間自然界的紀(jì)錄片。
在這里,黑夜能和白晝一樣清晰。
獅子,大象,獵豹。
當(dāng)人類世界陷入沉寂。
動物,植物,乃至整個自然界的風(fēng)光,開始偷偷展現(xiàn)出它們的另一面。
當(dāng)那些以往只能出現(xiàn)在科學(xué)研究中的場景,終于出現(xiàn)在普通大眾的面前。
會讓所有人心折:
這種壯麗的美,怎么能忍得住不去珍惜?
在這里,有北極圈里最炫美的極光。
有非洲納米比亞,鑲著金邊的夕陽海岸。
有巴西潘塔納爾濕地,氤氳水面上,迷蒙的落日之光。
南美洲的滿天繁星,落基山脈的巍峨雪峰。
此外,還有大自然的燈光秀。
澳洲巖架下方,泛著幽藍微光的螢火蟲洞穴。
一望無垠的大平原上,白蟻丘上的點點星辰。
這還只是開胃菜。
這場夜晚之旅的重頭戲,是首次拍到了讓動物學(xué)家們都嘖嘖稱奇的場面。
從沒有人知道——
美洲豹會在夜晚,溜進河里,泅渡去捕捉水豚。
也從未有人發(fā)現(xiàn)——
白天打得死去活來的兩個天敵,棕鬣狗和黑背胡狼。
居然會在夜里,聚在一起悄悄玩耍。
這群濃眉大眼的,“演技”秒殺人類啊。
當(dāng)夜晚的觀察一次次刷新人類的認知。
Sir和片中的科學(xué)家一樣。
難以置信,嘆為觀止。
02
每次看自然紀(jì)錄片,Sir總會為人類的自大感到汗顏。
相比于人類文明城市里的燈紅酒綠。
動物的夜生活,豐富程度毫不遜色。
你知道么?
在澳洲,有超過90%的哺乳動物都是夜行動物。
當(dāng)夜幕降臨,才是它們一天的開始。
袋鼠成群來到草原上覓食,東袋鼬一家傾巢出動。
忽然!
窸窸窣窣的聲音傳來。
鼬寶寶們一聽到異動,趕緊爬到了鼬媽媽背上。
不過它們不用擔(dān)心,其實是一只草原袋鼠想過來打個招呼。
遠在美洲的美洲豹,在夜色籠罩下也盡顯溫柔一面。
如此良辰美景,不光是它們倆,連鳥兒們也都成雙成對。
這莫非就是暗夜中悄然萌動的愛情嗎?
Sir竟然覺得又欲又暖是怎么回事?
但。
大自然對于一切都是公平的。
任何一個溫暖的良夜背后。
總會有生命最本質(zhì),粗糲的一面。
競爭,角逐,廝殺,掙扎。
黑夜,是動物們喘息的機會,也給了獵手們絕佳的偽裝。
比如袋鼠,出門吃草的同時,必須豎著耳朵警惕著澳洲野犬的進犯,隨時準(zhǔn)備跑進樹林。
這往往是捕食者們最活躍的時候。
袋鼠一邊吃草,一邊時刻豎著耳朵。
警惕著澳洲野犬的進犯,隨時準(zhǔn)備跑進樹林。
最令Sir印象深刻的,是象群。
草原上,白天太熱,行動起來會過快消耗身上的水分。
象群們選擇在晚上趕路,千里奔襲,尋找水源。
只可惜,找到的水坑常常早已枯涸。
大象們不斷在枯涸的河床里挖掘,只為吸食泥土中可能僅存的一絲水分。
象群不僅要面臨這種常有的撲空,還得擔(dān)心敵人的環(huán)伺。
這只小象迷路了,被鬣狗攻擊,命懸一線。
象媽媽舍身護犢,以它三噸的體重,驅(qū)趕鬣狗。
但鬣狗“狗多勢眾”,象媽媽眼看招架不住,呼嘯聲在暗夜中格外驚心動魄。
象群的女族長應(yīng)聲而至,召喚象群,化險為夷。
但這種幸運不是誰都能有。
納米比亞,骷髏海岸。
這里是養(yǎng)育海豹寶寶的黃金地段。
每年春天,有超過50萬只海豹來這里繁衍后代。
養(yǎng)育幼崽是非常辛苦的工作,海豹媽媽需要不時回到海里進食。
一走就是好幾天。
這段時間里,海豹寶寶必須自己照顧自己。
白天,面對鬣狗和胡狼的來襲,海豹寶寶尚且能夠自衛(wèi)。
夜晚降臨,局面危險了。
在海豹看來,海灘上一片漆黑,但胡狼夜視能力極佳。
它逮住熟睡的小海豹就是一口。
胡狼還不是最難對付的,對小海豹來說,更大的威脅還在后頭。
那就是棕鬣狗。
棕鬣狗不會追蹤海豹,它喜歡守株待兔、以逸待勞。
只要距離剛好,小海豹就是它的囊中之物。
遇到天敵,動物們還可做困獸之斗,尚有一線生機。
遇到天災(zāi),它們只能絕望認命。
一只羚羊陷進泥沼地里,沒有誰可以救它,它只能在泥地里等死。
別以為只有食草動物才這么艱難,食肉動物也不容易。
巴西潘塔納爾濕地,這里有一只名為祖魯?shù)拿乐薇?/span>
它本是這片森林里的王者,但在和另外一只公豹的打斗中,右爪受了重傷,它已經(jīng)幾天沒有進食。
它四處尋找食物,看到了一群水獺,人家也發(fā)現(xiàn)了它。偷襲計劃還沒開始就宣告失敗。
必須開始捕獵了,它別無選擇。
幸好,它的夜視力過人,是人類的六倍。
它發(fā)現(xiàn)了一群水豚。
美洲豹是伏擊型的獵食者,它必須在幾米距離內(nèi)伏擊才可能成功。
它正一瘸一拐地靠近。
它最大的優(yōu)勢是水豚看不見它。
突然,祖魯發(fā)動了攻擊!
但水豚比它更警覺。
它失敗了,只能繼續(xù)餓肚子。
這部片成功顛覆了美洲豹在Sir心目中頂級掠食者的威猛形象。
片中的美洲豹祖魯哪兒點王者風(fēng)范,活脫脫一個可憐蟲。
強大的不是美洲豹,也不是任何一種動物。
強大的是大自然。
03
老實說,《夜色中的地球》,除了溢出屏幕的視覺享受。
Sir最大的感受——
每種生命都同時是獵人和獵物。
弱小如磷蝦,它也要捕食浮游生物。
小海豹楚楚可憐,也會吃掉數(shù)不清的小魚。
兇猛如鱷魚,它想捕食豹子,反而成了豹子的盤中餐。
最龐大的鯨魚,在死去之后,逐漸分解,成為浮游生物的養(yǎng)料。
浮游生物還喂養(yǎng)了海洋中最重要的生物群落之一,珊瑚礁。
還有——
每種生命又都同時是子女和父母。
獅子再兇殘,它也是母親。
它弄丟了自己的孩子,百里追蹤,找孩子四天。
即使是片中出鏡率最高的鬣狗,它也有自己的家人,它也會是母親。
它的每一次撕咬、劫掠,也都只是為了活下去、養(yǎng)育后代。
我們知道,自然界是能量的循環(huán)——
白晝與黑夜。
大氣與海洋。
以及。
它們,和我們。
撥開隱秘,深入夜色。
我們才真切感受到——
自然界,更是責(zé)任的循環(huán)。
世界的重量,會分?jǐn)偟矫恳环N生物的肩上。
生存于世,每一個人,每一種生物,都得扛起世界的重量,生存的分量。
萬物一體。
休戚與共。
我們終于眼見為實。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編輯助理:哆啦春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