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獵荒者集結!”高分國產動畫番劇《靈籠》正式宣布將拍攝真人版劇集,并由南派三叔擔任編劇。后者隨后也在微博發(fā)文:“我會和演員們一起舉鐵!”
《靈籠》作為“中國首部原創(chuàng)末日幻想題材動畫IP”,自2019年上線以來便憑借宏大的世界觀、酷炫的視覺效果和高燃的動作場面俘獲了眾多擁躉,B站評分9.6分,豆瓣評分8.3分,總播放量已超過4.1億。
幾乎同時,另一部高分國漫《大理寺日志》也宣布正式啟動真人劇集的開發(fā),并釋出先導預告,大理寺天團將在“三次元”熱血回歸。
從早期的《中華英雄》《街頭霸王》“風云”系列,到近年來的《秦時明月》《鎮(zhèn)魂街》《斗破蒼穹》《棋魂》,以及正在開發(fā)中的《一人之下》《狐妖小紅娘》《少年歌行》等真人化作品,熱門動漫IP一直是真人影視作品創(chuàng)作的富礦,但在從二次元到三次元的破壁過程中,翻車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作為國內稀缺的未來幻想題材動畫,《靈籠》在真人化的過程中有何難點?層出不窮的“國漫真人版?zhèn)?rdquo;又應如何破壁、出圈?
1.南派三叔操刀《靈籠》真人版嗨點與難點在何處?
“這是一部史詩級別的作品。”南派三叔這樣形容自己對《靈籠》的初印象。在擔當編劇之前,他就是《靈籠》系列的粉絲,也深知將這樣一部未來幻想題材的動畫改編成真人版的難度之大。一方面,《靈籠》的世界觀宏大且極具未來感:未來世界,地球經歷了一場浩劫,幸存的人類遵循嚴格的生存法則,避難于一座懸浮空中的燈塔之上,同時還要面對噬極獸等地面怪獸的威脅。
這類未來幻想題材在國產影視劇市場較為稀缺,開發(fā)經驗相對不足?!鹅`籠》里各種高概念設定,如“燈塔”系統(tǒng),獵荒者使用的重立體、裝甲車等裝備,以及形形色色的怪獸等,用動畫實現相對容易,真人化難度不小,再加上酣暢淋漓的打斗戲份,都對特效和成本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 |
《靈籠》中的重立體 |
南派三叔坦言:“在動畫片里做一個重立體,可以復制,然后做一些微調,但在真人劇中,每個人都要量身定制,就需要巨大的資金。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資金成本以內,把動畫里最精彩的場面盡量還原。”另一方面,選角也是不小的挑戰(zhàn)。《靈籠》中的人物外型和畫風偏向歐美,比如男主角馬克是典型的歐美肌肉男體型,反派查爾斯也是金發(fā)碧眼造型,較難在國內演員中找到對應人選。
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靈籠》真人版也有動畫版不具備的優(yōu)勢。“在真實的環(huán)境里,生離死別、受傷、爆炸帶來的感覺也會更加真實。”南派三叔解讀道,“同時,很多第一季動畫里沒有來得及講述的故事和背景也會加入進去,形成一個更豐滿的‘靈籠’世界。”
除此之外,《靈籠》原劇中充斥的怪獸和探險元素也可謂正中南派三叔的“下懷”,也正是他當初接下項目的“嗨點”所在。“《靈籠》濃郁的探險氛圍和我的風格有很大一部分是適配的,但在我自己的作品里,一直沒能這么淋漓盡致地去做這件事。我跟動畫主創(chuàng)們一聊,發(fā)現大家的嗨點都是一樣的,可以一起實現我心中那個最刺激的冒險情結。”
2.從二次元到三次元如何破壁出圈?
熱門動漫改編真人版影視作品,《靈籠》顯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IP。早年間,眾多經典港片如《中華英雄》《城市獵人》《龍虎門》等都改編自知名漫畫,《風云》更是被拍成了多部電影和電視劇。
近年來,隨著網文、網漫市場的崛起,其中誕生的熱門IP也成為影視開發(fā)的富礦,“真人版”更成為IP全產業(yè)鏈開發(fā)的重要一環(huán)?!抖菲粕n穹》《魔道祖師》《武動乾坤》《全職高手》等諸多爆款IP都經歷了從網文到漫畫,從動漫到真人影視劇的跨次元開發(fā)歷程,再加上游戲、廣播劇、衍生品等,共同構成了全產業(yè)鏈的開發(fā)模式。然而,從近年來漫改真人影視作品的爭議性口碑不難看出,真人版常常遭遇“原著粉”和普通觀眾兩頭不討好的窘境,從二次元到三次元的“破壁”并非易事。
全網播放量超150億,有“國產第一漫”之稱的《秦時明月》曾于2015年被翻拍成電視劇,由陸毅、陳妍希等主演,豆瓣評分僅有5.0分,不僅選角不及預期,劇情遭遇魔改,特效也較為粗糙,被粉絲稱為披著“秦時明月”外皮的同人劇,直呼“毀經典”。
同樣遭遇負評的還有真人版《斗破蒼穹》和《武動乾坤》,原因仍不外乎劇情魔改、制作粗糙等,比如,《斗破蒼穹》將原著中的“斗氣化翼”魔改成了“斗氣化馬”,特效遭遇群嘲;《武動乾坤》則被批將原作的玄幻題材硬改成了武俠故事。
對比之下,《鎮(zhèn)魂街》算得上不功不過,男主角汪東城的選角和造型收獲了認可,劇集對“羅剎街”等重點場景的還原也可圈可點,但受制于成本等因素,仍未完全達到粉絲預期。
《鎮(zhèn)魂街》的主創(chuàng)曾在采訪中表示,漫改真人劇像“戴著鐐銬跳舞”,難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原作的世界觀和精髓不能丟;二是動畫畫面如何在劇中重現,對服化道、場景搭建和后期特效都是挑戰(zhàn);三是選角難,真人演員很難滿足粉絲對“畫中人”的期待。以上幾點正是漫改真人影視作品頻頻被吐槽的癥結所在,再加上不少作品是資本逐利的產物,只看中IP和演員的流量,沒有潛心打磨劇本和特效,收獲負評也就在意料之中。
然而,國產動漫真人化也不乏成功的案例,比如五百執(zhí)導的真人版《畫江湖之不良人》,豆瓣評分就高達8.2分。真人版網劇對原版動畫從世界觀、故事框架到主角造型、舉手投足之間的精準還原成為好評的關鍵詞。 導演五百曾將創(chuàng)作經驗總結為“2.5次元”,即“主線高還原度+細節(jié)二次創(chuàng)作”。他堅持,漫改一定要尊重動畫的世界觀,同時適度保留二次元作品的網感,否則就失去了改編的意義。
![]() |
《不良人》中的黑白無常造型獲贊高度還原 |
如何在網感與劇感、二次元與三次元之間找到平衡,也是困擾不少真人版創(chuàng)作者的核心問題。 在《鎮(zhèn)魂街》導演丁恒看來,漫改劇要想“出圈”需要兼顧原著粉與三次元主力觀劇人群的需求,比如,真人版《鎮(zhèn)魂街》在創(chuàng)作劇本時就削弱了原漫畫熱血男性向的特質,加入了更多喜劇元素。
在二次元到三次元的保留和改編上,網劇《棋魂》也可圈可點。導演劉暢曾執(zhí)導過網劇版《最好的我們》,他也將自己擅長的青春、校園、熱血、成長等元素融入到漫畫的改編中,增加了接地氣的本土化元素。
劇中圍棋選手的“沖段”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現實中的考試、求職等競爭場面,主人公在成長中遇到的迷茫和困惑也能讓觀眾產生廣泛的共鳴?!镀寤辍返某晒Ω木幧踔磷叱鰢T,收獲了日本觀眾和漫畫原著作者崛田由美的認可,她在親筆信中寫道:“只有真人版才能表現出對局場面的震撼力,新棋魂讓我心生雀躍。”
![]() |
《棋魂》漫畫原著作者崛田由美親筆信 |
從相對小眾的二次元故事中挖掘出更普適的情感共鳴,同樣是漫改電影《快把我哥帶走》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導演鄭芬芬與主創(chuàng)團隊把漫畫中零散的段子和眾多的人物進行了取舍和整合,以時分、時秒的兄妹情為主線,用原作中相愛相殺的笑料做“調味劑”。影片在搞笑耍寶的同時,又能用情感訴說戳中觀眾的內心,從而取得了3.75億票房,成為當年青春片的一匹“小黑馬”。
從以上例子不難看出,對于熱門動漫IP的真人化開發(fā),“大IP+流量”的模式早已過時,盲目追求高投入、強特效亦不可取,如何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選擇真正貼合的演員,做好改編,講好故事,才是出圈的關鍵。
話回《靈籠》,相較于國產影視創(chuàng)作者駕輕就熟的武俠、奇幻、青春等題材,《靈籠》的真人化在科幻題材和類型的開發(fā)方面無疑具有突破意義。如何應對動畫高口碑帶來的壓力和“原著黨”的期待,南派三叔這樣對我們說:“我們選擇了一條最難的路,但總要有人向上走一步。這部真人劇不僅是一個商業(yè)項目,更希望在改編中能夠不丟中國科幻的臉。”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