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訊 新銳導演李孟橋首部長片作品,電影《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發(fā)布“樂漫游”特輯,展開電影奇妙聲感世界背后的創(chuàng)作故事,首挑大梁的領銜主演竇靖童除了演唱主題曲《樂園》,更首度嘗試電影原聲創(chuàng)作,與著名聲音指導張陽,共同用聲音打造奇遇空間。《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由竇靖童領銜主演,賀開朗主演,王志文、田壯壯特別出演,影片講述一個女孩因一只“神蝦”改變旅行計劃,也探尋自我的故事,并將于6月18日全國公映。
竇靖童首度創(chuàng)作電影原聲 融民族元素感受音效力量
李孟橋導演首部長片作品《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發(fā)布“樂漫游”特輯,作為領銜主演的竇靖童更首度嘗試電影原聲制作,與本片著名聲音指導張陽共同打造聚焦心靈的聲感世界。據竇靖童透露,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有很長時間去理解影片本身和人物,而導演李孟橋也提供了非常大的自由度和空間讓聲音作者來創(chuàng)作。站在一個觀眾的旁觀視角,能夠更清晰地體會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對比制作音效前后版本的電影,讓竇靖童意識到音樂與音效你來我往的配合,為電影所帶來的力量。竇靖童對于電影原聲音樂精準的理解也讓張陽頗感驚喜,張陽老師表示:“電影給我一種感覺,它不是去刻意追求靈性、詩意、幻想,電影本身的一顆心就在這兒,電影本身就是靈性的。”
為了配合竇靖童在原聲音樂上的創(chuàng)作,張陽也嘗試了更多合成器、采樣風格,讓整個電影的聽感體系更舒適。導演李孟橋針對影片中每個段落的畫面細節(jié),與聲音創(chuàng)作者們交流。與其強調影片本身的故事性,導演李孟橋更希望音樂成為讓觀眾們去思考的契機。竇靖童表示,在拍攝過程中,除了拉薩,自己還第一次去到云南的阿者科村、開遠,廣西的北海、潿洲島,電影在音樂部分也相應融入民族風元素,比如西藏的扎彈彈唱。影片中音樂和聲音,既抽象又現(xiàn)實,有時候把畫面變得更抽象,反而需要更真實的音樂和聲音存在,讓人感受角色的心理變化。在竇靖童看來:“除了電影中正在發(fā)生的一切,音樂它也在說這一些事情。”從腦海中的抽象靈感,變?yōu)檎鎸嵈嬖诘膱鲇?,讓竇靖童分外享受這個過程。
西藏云南廣西地貌與夢交織 張陽呈現(xiàn)沉浸聽感世界
作為經驗豐富的幕后主創(chuàng),聲音指導張陽曾參與《南方車站的聚會》、《江湖兒女》、《山河故人》、《Hello!樹先生》等作品的聲音表現(xiàn)。張陽認為《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有著傳統(tǒng)公路類型的外殼,但直指心靈的內核,影片的每個場景都有其另外的意義。對于電影的主旨,張陽也有著自己的理解:“人有很多種生活狀態(tài),但是人只要活著,他就離不開歡樂和痛苦。這是關于生命本身的事情,它是關于人心靈的旅程,在你的一段時空中,如何面對外界與自身的思考,都是很有意義的。這是一部很少見的電影,也是一個很敢于表達的電影。”不同于傳統(tǒng)故事片對劇情起伏的強調,《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反而在追尋一種狀態(tài),更適合去影院去沉浸感受這段視聽時光。
一部電影的聲音和音樂緊緊相扣,音效讓音樂本身成為更有生命力的存在。在純聲音的部分,它又是像建筑師一樣打造出一個具體的聲音空間。張陽闡釋:“從聲音角度來說,比如西藏它的氣候是什么樣,怎樣慢慢過渡,從云南再來到大海,環(huán)境的真實變化也代表著心理的變化,隨著角色意念的軌跡,還伴隨著各種閃回,這比一般類型的電影要豐富得多,需要更多的想象。”《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聲音工作復雜,在于空間的交錯,從西藏城市開始,會有干燥的風沙,經過神秘的叢林樹木,來到云南,走進廢棄的工業(yè)區(qū),濕度慢慢增加,炎熱的蟬鳴,茂盛的樹葉,再到海邊,都伴隨著氣候的變化,它們都會潛移默化地跟人物的旅行有關,跟她的心理有關。除了現(xiàn)實層面的空間,影片還有另外一層夢境空間。這些結構交錯在一起,就如同交響樂一般的構成。
電影《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6月18日全國公映,在心靈奇旅中,見人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