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提起張本煜,觀眾心中可能不再是本煜有三寶:身高、氣場、總裁音了。他出現(xiàn)在了韓寒的電影里,是1998年的大佬小弟,也是頂級賽車手的維修員;他出現(xiàn)在《尋漢計》里,化身都市“渣男”;他還出現(xiàn)在了正午陽光的古裝劇《清平樂》里,飾演一代文豪歐陽修。
![]() |
張本煜接受1905電影網(wǎng)專訪 |
在《揚名立萬》里,他是主演,也是編劇?;貧w到最熟悉的創(chuàng)作班底中,他和劉循子墨、柯達一起玩起了形式感十足的封閉空間喜劇懸疑片。一不小心,電影已經(jīng)拿到了1.7億的票房,在11月的市場上,的的確確地揚了名,立了萬。
![]() |
張本煜在《揚名立萬》中出演齊樂山 |
從《報告老板》到《揚名立萬》 老搭檔有何新突破?
劉循子墨要做導演,老搭檔張本煜自然不可或缺。幾位老友一起聊劇本,想做《報告老板》的電影版。但創(chuàng)作遇到了瓶頸,用張本煜的話說:“攢來攢去攢不出來。”于是他們找來了里八神一起寫劇本,一籌莫展之時,里八神提議,講一個過去時代里人們想拍電影,遇到各種困難,而他們所拍電影原型案件的真兇又在其中的故事。
![]() |
張本煜接受1905電影網(wǎng)專訪 |
張本煜告訴我們,雖然自己加入到了編劇的過程中,但主要的故事和結構還是由里八神來負責,在他看來整體的語言也極具他的風格。而自己和子墨、柯達則一起補充了各種細節(jié)。
![]() |
張本煜在《揚名立萬》中出演齊樂山 |
最初,他們?nèi)匀幌胂蜃约合矚g的電影人致敬,早期的劇本學習了三谷幸喜《廣播時間》的結構,這部電影以廣播電臺為單一的室內(nèi)空間,集合了大量知名的演員,完成了一次仿佛舞臺劇一樣的電影演出。“其實一開始我們還想更像人家一樣,但后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當中,這些影片的影子就越來越少了。”張本煜說。末了,他開了個玩笑:“人家的好東西不好抄。”
![]() |
張本煜在《揚名立萬》中出演齊樂山 |
在張本煜看來,子墨一直有導演的能耐,即便是拍攝長片,也不需要自己的幫忙。兩人認識了這么久,對彼此想要達到的效果更是心照不宣。在不少片場花絮中,子墨一直說張本煜是自己的支撐,張本煜也好奇,在我們拋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反問道:“為什么呢?”
而從《報告老板》到《揚名立萬》的再次合作,張本煜覺得整體的風格在改變,但和自己去到的其他劇組比,《揚名立萬》又少了陌生感,因為“這個拍攝現(xiàn)場有子墨,有柯達。”
張本煜在《飛馳人生》中飾演記星
從萬合天宜到全面開花 張本煜的表演新嘗試
曾經(jīng)有人把從萬合天宜走出來的這群創(chuàng)作者視作中國版的“爛仔幫”——這一好萊塢最知名的喜劇團體便是以編導演全能,彼此互相幫助互相客串出名。而張本煜又從喜劇的表演進入正劇表演之中,路子越走越寬。
張本煜出演《報告老板》
他出現(xiàn)在了韓寒的《乘風破浪》和《飛馳人生》中,成為他電影里必不可少的黃金配角;易小星的兩部電影《萬萬沒想到:西游篇》和《沐浴之王》都有他的客串;《尋漢計》里他演任素汐的前夫;《清平樂》中,他飾演晏殊的徒弟歐陽修。
在《揚名立萬》里,張本煜面對的演員們非常豐富,有演了大量影視作品的學院派,有在話劇舞臺上大放異彩的舞臺演員,還有跨界的新演員。比如相聲演員秦霄賢,便是首次嘗試電影表演。
“老秦是第一次演電影,心里其實都有點沒底。我們圍讀的時候他問了個問題,一下都把我們問住了。我覺得這個人是真琢磨。”到底秦霄賢問了什么問題,張本煜告訴我們,他問的是“民國那會兒警察應該怎么敬禮。”
![]() |
張本煜在《揚名立萬》中出演齊樂山 |
張本煜挺吃驚:“我們幾個都想不到,之前沒想過。就是這一下就讓我覺得他還挺琢磨的,而且想的點都是對的。他在整個的拍攝過程當中都特別琢磨,在片場的感覺確實還挺舒服的。”
至于喻恩泰、楊皓宇、陳明昊等幾位演員,帶來的感覺就更不同了。尤其這是張本煜與喻恩泰在《清平樂》之后的又一次合作:“在片場一開始會有點緊張,會有那種學生在老師面前,別讓老師不舒服的感覺。”
張本煜記得,陳明昊可以在一場戲里給出不同的表演方式。有一場戲是吃點心,陳明昊給出不同的回應:有時候接過來,有時候不接,還有的時候嘴里噎住了,點心直接穿過整個桌子飛到另一頭。即便這種一條一個嘗試的表演方法讓子墨有點招架不住,但張本煜卻覺得,這的的確確讓演員之間建立了默契,融合到了一塊。
![]() |
張本煜出席《揚名立萬》首映禮 |
作為一部群戲影片,面對每一個演員略有不同的表演方式,張本煜在入組初期也有不太適應的時候:“一開始都會有點覺得不一樣,后來就差不多了,因為他們不再是一個一個陌生的演員了。他們自己尺度的拿捏,整個人的狀態(tài)也會發(fā)生一些細微的變化。我也一樣。其實就跟排練一樣,逐漸的改變了。”
但無論如何,《揚名立萬》終究是有著子墨、張本煜、柯達這群老朋友創(chuàng)作印記的電影。在寫劇本的時候,大家聚在一起篩選電影的笑點,要求只有一條:合理、有趣、不能干。這個時候就會有一些漫長的、無用的、聚在一起浪費了的時間。張本煜對此有個比喻:期待著有一個小燈泡在腦袋上亮起來。
這種屬于他們的趣味在逐步成長,但是根本上沒有變化。張本煜說,因為他們是80后,所以60后、70后、00后、10后的趣味他們也不知道。這是創(chuàng)作者的一種自信,或者像張本煜自己說的那樣:
“有了一些經(jīng)歷之后,就會去掉一些多余的自卑和一些多余的自信。哪里就算有不夠的地方,就再去填,不會再變得特別迷茫。”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