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三年前,我們一起看《最好的我們》,三年后,我們在《暗戀·橘生淮南》里重逢!
同樣是端午檔,電影《最好的我們》續(xù)篇《暗戀·橘生淮南》時隔三年重登大銀幕,帶觀眾再度回到熟悉的振華中學。
《最好的我們》女主角耿耿也驚喜回歸,與學姐洛枳實現(xiàn)夢幻聯(lián)動。
八月長安創(chuàng)作的“振華三部曲”——《你好,舊時光》《暗戀·橘生淮南》《最好的我們》曾多次被改編成影視劇作品,且成績不俗。
其中,影版《最好的我們》曾取得4.17億元的票房佳績;劇版更是爆款頻出,劉昊然、譚松韻、張新成、李蘭迪等“神仙選角”備受觀眾好評。這些發(fā)生在振華高中的成長故事也成為一代人的青春紀念冊。
頻頻影視化,“振華系列IP”究竟有何魔力?改編成敗背后又折射出青春題材創(chuàng)作怎樣的風向變化?
“振華三部曲”,“暗戀”最難拍?
“洛枳愛盛淮南,誰也不知道。”
《暗戀·橘生淮南》(下文簡稱《暗戀》)原著首版于2011年,八月長安以細膩清新的筆觸描繪了驕傲清冷的學霸洛枳對“校草”盛淮南長達十余年的暗戀心緒,以及兩人大學正式相識后的復雜情感糾葛。
這也決定了《暗戀》相較于“振華三部曲”中另外兩部的特殊地位。
一方面,《暗戀》的主要故事發(fā)生在大學時代,高中時期的男女主角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交集。
![]() |
2019版《暗戀》 |
另一方面,就像推薦語所說:“從沒有任何一部青春文學作品能夠這樣細致地描寫少年人的心。”
《暗戀》在文字上側重心理描寫,用大段內(nèi)心獨白將少女酸澀如枳,卑微又驕傲的暗戀心境娓娓道來。這本是《暗戀》原著最吸引粉絲的地方,但也成為影視化的最大難點。
![]() |
電影版《暗戀》 |
以暗戀這種主觀情緒為主線索敘事時,容易造成劇情推動力不足、人物行為邏輯缺乏合理性等問題。再加上相對內(nèi)斂沉郁的基調(diào)都讓《暗戀》的影視化很難如法炮制另兩部“校園小甜劇”的勝利方程式。
在這一次的影版《暗戀》之前,這一IP曾兩度被翻拍劇集。一部是朱顏曼滋與趙順然主演的網(wǎng)劇版,另一部是胡一天與胡冰卿主演的電視劇版,分別于2019年和2021年播出。
略顯遺憾的是,這兩部作品的評分分別為6.6和4.6分,口碑無法與同是“振華系列IP”改編的另兩部劇集相提并論。
究其原因,不外乎選角與改編兩個方面。網(wǎng)劇版由八月長安親自擔任總編劇,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原汁原味,但仍被指劇情相對平淡緩慢,服化道和制作也較為粗糙。
男女主角的選角更是備受爭議,尤其是男主被質疑不符合“校草”的人設,令人直接出戲。
對比之下,另一劇版選擇胡一天出演盛淮南在宣布之初更受觀眾認可,但女主角胡冰卿的相對木訥的表演和脫離原著的人設卻遭遇了負評。
另一方面,2021版獲得最低評分的原因還在于對原著的“魔改”。主創(chuàng)團隊選擇用大量幻想橋段作為暗戀心理的視覺補充,懸浮的劇情配上浮夸的濾鏡,不僅不接地氣,也不符合原著中洛枳理智高冷的學霸人設。
曾有書粉表示,《暗戀》的故事側重心理和情感的描摹是三部曲中最適合拍電影的。然而,這一次的電影版似乎也沒能找到文本與影像間的平衡。
全片更像是一場盛大的MV,在唯美的畫面和動聽的配樂之外,兩個人的暗戀和明戀都相對缺少細節(jié),更多依靠臺詞的堆砌,旁白和BGM的烘托,
一些“彩蛋”式的細節(jié)梗也許會讓原著粉會心一笑,但對原著陌生的普通觀眾也許較難產(chǎn)生共鳴。
如何改編《暗戀》依然是個難題。
“振華IP熱”背后是什么?
“振華中學的畢業(yè)典禮上有1517名畢業(yè)生,浪漫主義的校長于是給他們放飛了1517只鴿子。這當中有一班的余周周、楚天闊和辛銳,有二班的林楊、蔣川和凌翔茜,也有五班的耿耿和余淮。更重要的是,這1517個人中,還有一個你。”
八月長安在《最好的我們》后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將“振華三部曲”串聯(lián)在一起,也用最后一句道出了它們與每一位普通讀者之間的微妙關系。
就像一句書評寫道:“我們的青春都與振華有關”,從人物和細節(jié)中捕捉自己青春的影子,這種真實感是“振華三部曲”最吸引人的地方。
八月長安也曾這樣總結:“青春不是一定要打架斗毆暗黑沉重,真正的青春應該是在努力的學習和愛情的萌芽中的一種微妙情緒,我想傳遞的永遠都是尋常人充滿正能量的青春。”
這種告別狗血,貼近現(xiàn)實的真實青春也奠定了影視化成功改編的基礎。
2016年,由劉昊然、譚松韻主演的劇版《最好的我們》一經(jīng)播出便成為黑馬,累計點擊量超越30億次,豆瓣評分更高達8.9分。
這一方面得益于男女主角的貼臉式選角,另一方面也因為當時的觀眾苦“疼痛青春”久矣。
《最好的我們》反其道而行之,告別了墮胎、車禍、失憶這些狗血橋段,也不需要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誰看”,而是用扎實的細節(jié)描寫和生動的群像刻畫還原出了普通人青春應有的樣子。
憑借軍訓、考試、文理分班、大合唱等再樸實不過的校園點滴和細水長流的懵懂愛情?!蹲詈玫奈覀儭烦晒εc觀眾發(fā)生了化學效應,讓80、90后的懷舊情懷實現(xiàn)了集中爆發(fā)。
乘勝追擊,相同配方的《你好,舊時光》于次年推出同樣收獲觀眾好評,進一步打響了“振華IP”的旗號,也掀起了青春“小甜劇”的創(chuàng)作熱潮。
電影領域同樣如此。《閃光少女》《快把我哥帶走》《過春天》《盛夏未來》《五個撲水的少年》等近年來收獲好評的青春片無一不呈現(xiàn)出“回歸現(xiàn)實”創(chuàng)作趨勢,用接地氣的劇情和人物喚起觀眾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鳴。
主題也不再局限于愛情,而向親情、友情、師生情等更多維度擴展,“把青春還給普通人”。
電影版《最好的我們》能夠取得票房成功同樣得益于此。雖然有劇版珠玉在前,影版未能達到粉絲的期待,演員演技和成人段落也曾引發(fā)不少爭議。
但影片對學生生活的寫實描寫和同學情、師生情的細致描繪仍然是打動觀眾的關鍵因素。對比之下,這一次的《暗戀》就欠缺了一些。
IP改編本就是一把雙刃劍,在得到原始流量的同時,也要面對如何兼顧粉絲與觀眾,將文本改編成影像的難題。
《暗戀·橘生淮南》能否成為端午檔黑馬有待市場驗證,但好IP只是種子,還需要優(yōu)質土壤和悉心灌溉,不然結出的也只是酸澀的枳。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