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1997年7月1日,0時0分0秒。雄壯的國歌聲中,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冉冉升起。“游子”終于歸家,這是所有中華兒女翹首以盼的莊嚴時刻,回歸祖國懷抱的香港也從此開啟了高速發(fā)展的新紀元。
2022年7月1日,我們喜迎香港回歸25周年紀念日。盡管過程中也曾歷經風雨挑戰(zhàn),但25年里,香港與內地始終同呼吸、共命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這顆璀璨的“東方之珠”在社會發(fā)展的各個方面取得了歷史性成就與變革。
兩地文化不斷相互認可、融合、共同發(fā)展,尤其是電影領域,香港電影人把握機遇與內地加強合作,不但持續(xù)為雙方的文化交流注入活力,更給全國觀眾奉獻了大量取得口碑票房雙豐收的新時代佳作。
在香港回歸25周年的重要歷史節(jié)點,電影頻道《中國電影報道》特別策劃推出“在一起”特別節(jié)目,邀請香港、內地影人暢談回歸25年心路歷程,從不同角度回顧城市發(fā)展與創(chuàng)作經歷,聚焦港人身份認同感的深刻轉變。每晚22點在CCTV6電影頻道播出,1905電影網同步上線。
心在一起
兩地影人分享香港回歸25年心路歷程
與香港這座城市一樣,香港電影的發(fā)展進程也有著鮮明的歷史文化特征。功夫片、喜劇片、警匪片、愛情片……香港影人用精彩絕倫的光影語言,記錄下熱鬧繁華又極具市井氣息,探索先鋒又不失人文表達的大量經典作品。
從《蛇形刁手》《醉拳》到《A計劃》《警察故事》,成龍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動作巨星;《逃學威龍》《大話西游》《唐伯虎點秋香》……周星馳至今仍是影迷心中的“喜劇之王”。不僅是商業(yè)片,王家衛(wèi)、許鞍華等導演,也在極致娛樂的對立面,用鏡頭書寫著獨特的文藝浪漫。
上世紀90年代,香港電影也曾在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下陷入困境。隨著回歸之后與內地不斷加強交流,大家不僅促進了文化的融通,更實現了人心相通。
“回歸之后,堂堂正正:我是一個中國人,這是我們從小夢寐以求的。”成龍的感懷,也是無數港人身份認同感轉變的寫照。
先后拍攝《四大名捕》《畫皮》的導演陳嘉上直言:“我回來,就是為了和大家融合在一起。我希望自己能夠站在中國電影的位置上去創(chuàng)作。”
演員梁家輝說:“(如今)已經不應該再分所謂香港電影或內地電影,我們大家都是代表中國。”
導演王晶更表示,希望華語片能夠成為所有影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信未來
《在一起》開播 創(chuàng)作者共同講述中國故事
香港回歸祖國之后,不斷追求進步的香港影人,積極融入國家的發(fā)展進程,也由此迎來更大的創(chuàng)作舞臺。
共同“講好中國故事”不僅是他們的期待,更成為香港與內地影人實踐中的重要抓手。從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林超賢的《湄公河行動》,劉偉強的《建軍大業(yè)》,到如今商業(yè)化、工業(yè)化程度愈見成熟《長津湖》《中國機長》《紅海行動》《烈火英雄》等新主流電影,都讓香港影人在全新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中,有機會施展他們的優(yōu)勢與才華。
電影頻道《中國電影報道》“在一起”特別節(jié)目中,一批來自香港與內地的優(yōu)秀創(chuàng)作者將共同圍繞一部部經典作品、一個個經典角色,回顧各自的成長與創(chuàng)作經歷。
例如,7月1日晚播出的節(jié)目中,王祖藍、任達華、呂良偉、李治廷四位影人的分享,就為我們呈現香港影人于光影中訴說的愛國情深,以及他們作為中國人的自豪之情。之后,節(jié)目還將陸續(xù)推出于冬、湯唯、陳嘉上、吳鎮(zhèn)宇、陳思誠、麥兆輝等影人深度對話,誠邀他們共同講好中國故事。
點擊此處觀看視頻【“在一起”特別節(jié)目: 群星祝福香港回歸】
香江又東方,紫荊花綻放,明天更美好。據悉,《在一起》系列特別節(jié)目自6月30日起,每晚22點在CCTV6電影頻道播出,1905電影網同步上線。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