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開播的劇中,若說哪部口碑、熱度兼具,那非羅晉、尹昉主演的《天下長河》莫屬。
這部歷史劇開播至今,不僅三次成為單日播放量冠軍,總播放量超5億,連豆瓣評分都高達8.4,之后又升至8.5分。
最重要的是,這評分一點都不水!
《天下長河》以一線“雙分”的敘事模式,將治理黃河水患這一故事核心,拆分為朝堂、治河兩條線。
朝堂線,是以康熙為首,索額圖、明珠、高士奇等大臣為輔的群像戲;治河線,則是對陳潢和靳輔這對忘年知己殫精竭慮消除黃河水患的演繹呈現(xiàn)。
有權(quán)謀心術(shù),無后宮斗爭。
對于這樣一部以社稷民生為命題的歷史正劇來說,濾鏡、服道化都是襯托人物與事跡的基本,既從細節(jié)處點題添彩,卻又絕對不會喧賓奪主。就像開篇青綠山水畫風(fēng)的序幕動畫,質(zhì)感絕佳、含蓄沉穩(wěn)。
人物和事件,則是相輔相成。
事件讓人物在形似的基礎(chǔ)上,被填充了血肉有了靈魂,繼而變“活”;演員和角色相融合體后的人物,則讓劇中的事件具備了可信度。
尤其是下面幾位亮點人物,更是堪稱《天才長河》這部劇的骨架。
人物一:靳輔
曾成功飾演過海瑞的黃志忠,出演靳輔最大的挑戰(zhàn),是讓角色看起來跟海瑞不像。
靳輔身上,兼具文臣、武將雙重氣質(zhì),眼神堅毅、行事果決,關(guān)鍵時刻身先士卒、沖鋒在前,出場就跟臨陣脫逃、龜縮在后的王光裕形成鮮明對比。
但他雖有海瑞“抬棺上殿”為名請命的忠勇,卻又深諳官場處事之道。
炸堤落水之后,靳輔為于振甲所救,兩人之間有過一場對話。
于振甲每日自省,以棋子代表善惡,黑白分明。而靳輔卻明白,世間并不是非善即惡,黑和白之間還有可選之地。
炸掉大堤,使得里下河七州縣成為魚蝦之國,造就數(shù)萬冤魂,確實是罪。但若非他當機立斷,黃龍過境造成的災(zāi)害,將會比這更加嚴重。
負罪救人,功大于過。
他的那兩行淚,既是憂心生死未明的兒子,更是為葬身洪濤的民眾。
靳輔既剛,亦柔。
對著妻子,他垂首彎腰,和聲低哄,滿心歉意化作柔情;勸誡陳潢,又是竭誠盡心、如師如父。
黃志忠的演繹,讓靳輔這個角色不是主角,出彩過主角。
人物二:陳潢
自稱“河伯投胎”的陳潢,身上有種赤子般的熾熱純粹。
坦蕩真誠,無欲而剛。
雖然他說朋友考中探花,自己嫉妒得要命。但是他不甘的,是失去了為民治河的機會,而不是遺憾錯失了個人榮華。
因此,當陳潢被靳輔發(fā)掘,被康熙賞識,委于治水之任時,他完全不計較沒有官職加身。自知適應(yīng)不來官場的他,之后更是對科考避之不及。
尹昉的表演豪放熱烈,卻又很好地把控住了分寸尺度,既演出了陳潢的狂生風(fēng)骨,又展現(xiàn)出了陳潢的心懷大局。
他想要比肩前賢的“野心”,真是可愛得很。
人物三:索額圖和明珠
這兩個人物,必須放在一起說,拆開來,精彩減半。
索額圖和明珠,皆都是“雙面人”。
前者在康熙面前的裝憨賣乖,后者在皇帝面前的狡黠逗趣,看似無害卻暗藏心機。兩人明爭暗斗、相互埋汰,抓著一切時機嘲弄埋汰對方,卻是一斗多年、不相上下。
這其中,固然有皇帝權(quán)衡端水的原因,更多的則是兩個人都不是省油的燈。
棋逢對手,精彩絕倫。
同框時你嘲我貶,針尖麥芒,隔空時也不耽誤相互埋汰。索額圖管明珠叫“琉璃蛋子”,暗諷他滑不留手。明珠就養(yǎng)只鸚鵡起名老索,還讓它管自己叫爹。
可他們之中任何一個,轉(zhuǎn)身面對其他人,就都是手握大權(quán)、決人生死的權(quán)臣,沒有了半點憨厚諧趣。
而飾演索額圖的梁冠華和飾演明珠的公磊,本身形象氣質(zhì)就對比鮮明。與角色結(jié)合之后,更是戲劇效果拉滿。
人物四:高士奇
陳潢是“狂生”,徐乾學(xué)是庸臣,而高士奇則既是能臣,也是弄臣。
高士奇有治世之才,更熟諳官場規(guī)則,上能體察帝心,下能拿捏同僚,堪稱八面玲瓏。可他多了徐乾學(xué)沒有的“膽”,卻少了陳潢的“無我”,注定會在權(quán)勢富貴之中迷失自我,越來越偏離最初的志向。
這個角色雖然不怎么正面,但卻是真的出彩。
不得志時的郁悶不甘,一日七遷時的狂喜失控,算計阿席熙時的步步設(shè)扣兒,揣摩康熙心意時的不動聲色卻切中紅心。
高士奇的抱負野心、精明算計,被陸思宇演繹得細膩生動、層次分明。
人物五:孝莊和康熙
若說斯琴高娃的孝莊是霸氣側(cè)漏,那奚美娟的孝莊則是含威不露。
與康熙在一起時,她大多時候都是可親的祖母。家宴之中,也會為緩和小夫妻之間的尷尬氣氛,盡力做那個暖場、捧哏兒的人。
可是一旦觸及孝莊的情感底線,比如康熙因為自己母親的事去質(zhì)疑她,她看似在退,實則在進,化守為攻的拆解方式,讓她始終左右全場。
面對朝臣們時,于眼神睥睨、慢語輕言之間,慣常收斂的上位者氣場適時放出。不需厲聲怒喝,更不用靠瞪眼增加氣勢,霸氣天成、令人折服。
而羅晉的康熙,也跟過往陳道明、焦晃的演繹大不相同。但他在劇中的演繹雖有爭議,卻還是好評居多,不少觀眾認為更貼近角色年齡設(shè)定。
雄心萬丈,城府亦有,身為君主的權(quán)衡、調(diào)度也不缺,但還保留著幾分少年意氣,偶爾泄露出幾分本是常人的真性情。
或許霸氣不足,但卻有血有肉有遞進。
到位出彩的演繹,加上仿若從古畫中走出的相似外形,在成為故事精髓,撐起整部劇集的同時,也大幅度提升了觀眾的入戲感。
《天下長河》收到的喝彩聲,多是由此而來!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推 薦 閱 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