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檔新上映的電影不下十部,但是早早就選好了第一張票要看《長空之王》,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題材很特別,影片第一次把試飛員的故事搬上銀幕,他們駕著最新式的戰(zhàn)斗機,在空中挑戰(zhàn)各種極限難度,模擬各種危險的場景,等同于在刀尖上跳舞。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他們在熱血與使命的背后,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快樂悲傷,會不會也有常人一樣的煩惱呢?這些劇情懸念都吊足期待。
第二個原因則是出于一個技術控的偏愛,五一期間有三部IMAX電影,《長空之王》的特效具有唯一性,當初看預告片的時候就被吸引住了,戰(zhàn)機在大地與藍天之間縱橫飛馳,主觀視角鏡頭帶來的沖擊力,又是殲20的大銀幕首秀,當然要第一時間去IMAX一睹為快,通過IMAX巨幅銀幕以及沉浸式音效,體驗挑戰(zhàn)航天極限的熱血與豪情。
走進電影院之后,很快就確認了這次選擇沒有錯,觀影感受與期待相差無幾。故事沒有好大喜功,不是只用口號把格局撐大,而是循序漸進,跟隨菜鳥試飛員雷宇的成長腳步,由外至內(nèi),層層遞進,剝開試飛員的神秘面紗,展露他們的真實面貌。
難得的是作為一部標準意義上的軍事題材動作大片,《長空之王》能夠把人物關系和情感都處理得非常細膩,制造了不少值得回味的橋段,田壯壯飾演的魏總工和胡軍飾演的隊長張挺打賭,輸了扎上小辮子給隊員們講課,詼諧細節(jié)展現(xiàn)了長者的敦厚與嚴謹,以及內(nèi)心對事業(yè)的敬表,對飛行安全的熱切期盼。
王一博飾演的雷宇與于適飾演的鄧放,兩位爭強好勝的“金頭盔”從互不相讓,甚至一度拳腳相向,到漸漸理解并接納對方,成為藍天上可以托付生死的戰(zhàn)友,得益于年輕演員與角色之間的契合,這個過程把年輕人的性格特點演繹得非常鮮活。也足以打消觀眾對明星演員的顧慮,事實再次證明,只要有適合的角色,扎實的劇本,流量明星也一樣可以做出優(yōu)秀的表演。
全片最動人的段落則來自張挺與雷宇的精神傳遞,張挺看上去是那么粗獷而又嚴厲,就像是一個為飛行而生的鐵漢,但是隨著劇情漸漸滲透,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的情感世界原來是如此豐富且熱烈,他對家人的愛,對戰(zhàn)友的情,面對使命的義無反顧,最后都化成那句充滿眷戀卻又無怨無悔的“我已無法返航”,質(zhì)樸無華卻勝似千言萬語,引發(fā)全場淚目。
《長空之王》不僅展現(xiàn)了試飛員在長空中壯志凌云的王者之風,也成為同類型影片中的技術王者,導演在視聽語言方面做出了許多大膽的嘗試,包括極具沖擊力的高空視角,戰(zhàn)機撕破空氣直線下墜沖向大地的畫面,一次次與炮彈競速,與死神賽跑,在水面上擦出水花,在雪山激起雪浪的情景,加之纖毫畢現(xiàn)的細節(jié),營造出極強烈的緊迫感。
當觀者一次次隨著戰(zhàn)機沖向藍天,與試飛員一起感受這些引擎噴射和機翼劃破空氣的聲音,直沖眼底的聲畫沖擊,也越發(fā)的印證了自己的選擇沒錯,只有在IMAX影院的超大銀幕和音響系統(tǒng)的加持下,才能讓眼球、耳膜都全方位無死角的沉浸其中,得到百分百不打折的解鎖影片的全部魅力。反之,其它影廳受硬件條件的限制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可以說,《長空之王》的IMAX版本的和其它版本就如同兩部不同的電影,五一觀影首選,必須也只能是IMAX版的《長空之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