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我是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辛柏青。”從中戲畢業(yè)后就加入國家話劇院,一晃25年,辛柏青早已習(xí)慣了用這樣的方式介紹自己。
他主演的話劇《英雄時代》,作為國家話劇院線上演播品牌“CNT現(xiàn)場”的首部作品,于5月26日上線網(wǎng)絡(luò)。他在其中飾演排爆隊長孟平,也有幸與劉佩琦、倪大紅、韓童生、李光潔等實力派戲骨同場飆戲。
回憶起大家群策群力的創(chuàng)排過程,辛柏青直言就像“回家”一樣,“你給我遞磚,我給你添瓦,共同打磨出一個完美的作品。”
近年來,不僅在話劇舞臺堅持耕耘,辛柏青在影視領(lǐng)域也迎來了“豐收”時刻:接連斬獲金雞獎最佳男配角、北影節(jié)天壇獎最佳男主角兩項殊榮;在《妖貓傳》中飾演的“李白”,《人世間》中飾演的周秉義等角色也備受觀眾好評。
談起獎項和榮譽,辛柏青謙虛地表示:對演員來說,那只是附屬品,演過癮了才最重要!
這就是辛柏青,很多人選擇用“松弛感”形容他周身散發(fā)的氣質(zhì),他卻幽默地回應(yīng):“就是懶嘛,說好聽是松弛,說不好聽就是懶。”
一邊是對表演的較真,另一邊是不急不躁的心態(tài),在辛柏青身上融為一體,也在這個浮躁的時代顯得尤為可貴。
他這樣對我們說:“我愿意讓時間慢下來,因為'過程'才是最讓人陶醉和享受的。”
壹
“演話劇就像回家”
“老戲骨都不好伺候!”辛柏青笑著形容這次與劉佩琦、倪大紅、韓童生等前輩演員共同創(chuàng)排話劇《英雄時代》的感受。
所謂的不好伺候,絕不是“耍大牌”,而是因為每個人都對角色保持著一百二十分的認真,讓排練和演出過程,格外充滿挑戰(zhàn)。
《英雄時代》是國話出品的首部公安題材原創(chuàng)話劇作品,展現(xiàn)了刑警、交警、特警等多警種密切配合,成功制服歹徒,化解危機,拆彈擒兇的現(xiàn)場。
辛柏青透露,自己和李光潔原本是男主角,但為了更好的戲劇效果,一致決定主動讓位,加重了劉佩琦飾演的老警察的戲份,讓整部戲更具溫度。
“警察也有普通老百姓的家長里短,希望通過這位老警察展現(xiàn)人民警察在戰(zhàn)斗第一線背后的情感生活。”
正面角色溫暖動人,倪大紅飾演的反派——自制炸彈的暴徒同樣出彩。
辛柏青對于他的表演也贊不絕口,“演出服裝都是他自己準備的,甚至連脖子上掛的繩和搖控器,都是自己找的。一個演員能夠做到這個份兒上,不覺得讓人敬佩嗎?”
如此較真成就了角色,卻給跟倪大紅對手戲最多的李光潔出了不少難題。辛柏青笑著說:“光潔最有發(fā)言權(quán),大紅哥第一天來說的是東北話,第二天變成北京話了,討論了幾天以后,再一來變結(jié)巴了,你完全想象不到他第二天會成為什么樣,雖然他會給你制造很多困難以及意料之外的東西,但是你會由衷地佩服他。”
在辛柏青看來,這種“眾人拾柴火焰高”、所有人一心為了戲好的創(chuàng)作氛圍,正是他熱愛話劇舞臺的原因。
“能有時間讓你去打磨劇本和角色,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演話劇就像一家人一樣,你給我遞磚,我給你添瓦,大家共同打磨一個完美的作品。”
話劇《青蛇》劇照,辛柏青飾法海
貳
“希望每部戲準備的時間越長越好”
“李白算是我比較滿意的角色”,回顧自己的影視生涯,《妖貓傳》中的李白對辛柏青有著特殊的意義。
雖然戲份僅有3頁紙5分鐘,辛柏青卻花了近半年的時間準備,翻閱各種李白詩作、傳記、名家評論,并將它們內(nèi)化成塑造角色的養(yǎng)料。
初一亮相,辛柏青飾演的李白靠在石龜背上蹭癢,瞇著眼讓高力士脫靴,僅此一條便征服了導(dǎo)演陳凱歌:“他才是真正的戲骨,這叫吃得很深,吐得很淺。”
上映后,辛柏青對李白的深入理解和精準詮釋,也收獲了觀眾的廣泛認可:“用五分鐘從書本中摳出了李白,滿足了對一代詩仙的所有想象。”這一角色也讓他首度獲得金雞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無論戲份多寡,都用百分之百的努力,這是辛柏青在表演上的堅持,“每個戲我都希望準備的時間越長越好。”
這也正是他對《人世間》中的周秉義有所不滿的原因。盡管這個有情有義的“中國好大哥”收獲了無數(shù)觀眾的喜愛,但在辛柏青看來,仍有遺憾的地方。
由于時間緊張,辛柏青曾多次拒絕這個角色,但無奈導(dǎo)演非他不可,開機兩個月還在等待,讓辛柏青很受感動,便在忙完手頭的話劇之后,馬不停蹄地進入了《人世間》的劇組。
“我不滿意自己的倉促進組,前期的創(chuàng)作一定是有點不穩(wěn)當?shù)陌桑蛘呤遣辉鷮嵉?。逐漸到后期,才沉下心來,開始琢磨角色,后期才越來越好。”
周秉義年齡跨度很大,從學(xué)生到官員,個人經(jīng)歷也非常豐富。如何迅速找到角色的感覺,辛柏青坦言只能抓緊一切機會觀察和學(xué)習(xí),比如,整個劇組在吉林受到了相關(guān)領(lǐng)導(dǎo)的接見,他便在一旁記下領(lǐng)導(dǎo)的一舉一動。
“我就如饑似渴地,像海綿一樣拼命地看他們是怎么說話的,他跟下屬是怎么安排工作,對待客人是什么態(tài)度,對我?guī)椭罅?,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在這個人人追求快節(jié)奏的演藝圈,辛柏青依然堅持著自己的接戲頻率,希望盡可能有足夠的時間把每個角色吃深吃透,“我愿意讓時間慢下來,因為'過程'是最讓人陶醉和享受的。”
叁
“我沒有強烈的欲望去證明自己”
“第1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男主角——辛柏青”當聽到張藝謀領(lǐng)銜的評委會將最佳男主角的榮譽授予自己,辛柏青臉上滿是意外和驚喜。
在《白塔之光》中,他的表演不露痕跡,低調(diào)隱忍卻又入木三分,刻畫出了一位疏離又孤獨的中年人形象。
這是他和導(dǎo)演張律合作的第二部電影,兩人合作的首部作品《漫長的告白》同樣讓辛柏青獲得獎項認可,將金雞獎最佳男配角收入囊中。
導(dǎo)演張律在替他領(lǐng)獎時這樣評價:“辛柏青是一個不急的人、溫良恭儉讓的人。他的這些'不急'實際上都潛移默化地融入到他的表演里。”
的確,無論是性格談吐,還是工作生活,辛柏青身上都保持著一種“不急”的氣質(zhì),接戲精,曝光少。
這也讓他成為很多觀眾口中的“無冕之王”,從藝28年才終于捧得第一個影視類最佳男主角獎杯。
對于獎項,辛柏青一直保持著從容的態(tài)度:“說白了,我是一個比較‘懶’的演員,沒那么強烈的欲望要去證明自己。我演著話劇,能站在舞臺上,享受著鮮花和掌聲,已經(jīng)很滿足了。其他的就沒有那么看重。”
《白塔之光》劇照
在辛柏青看來,事業(yè)不是人生的全部,生活有同等重要的分量。在女兒年幼的那段時間,他也主動選擇“減產(chǎn)”,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和家庭。
因此,很多人提到辛柏青總會用上時下流行的形容詞——“松弛感”。他自嘲地回應(yīng):“就是懶嘛,說好聽是松馳,說不好聽就是懶散。”
一面是對每個角色的較真,一面是不急不躁的生活態(tài)度,辛柏青身上自帶的低調(diào)卻迷人的氣場不僅俘獲了無數(shù)觀眾,也讓導(dǎo)演們爭相與他二度合作。
這不,在《妖貓傳》之后,陳凱歌就力邀辛柏青出演新片《志愿軍之雄兵出擊》,并與朱一龍、張子楓組成“一家三口”。
辛柏青非常感恩陳凱歌對自己的肯定,“能再次跟凱歌導(dǎo)演合作,我還是挺幸運的,能特別真切地感受到導(dǎo)演對我的信任,我怎么演導(dǎo)演都說‘好啊,太對了!’我也從導(dǎo)演身上看到了那種斗志昂揚的激情以及少年感。他在講戲的時候,那眼睛是放光的,就跟孩子一樣特別簡單、單純。”
談到和兩位年輕演員的合作,辛柏青直言“一家三口”的共同點是低調(diào),有點害羞,也有點輕微社恐,“我們仨在一塊兒就是互相微笑,簡單地聊兩句,但有一種天生的默契,不用說太多的話,拍起來就特別順暢。”
“可能因為我們都是奔著作品去的,都比較純粹吧!”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