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訊 7月27日下午,青海冷湖(2023)科幻文學影視高質量發(fā)展大會圓桌對話于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舉辦。圓桌對話分為科幻影視打造高原鑄就高峰的增長點和新動能,科幻文學繁榮發(fā)展新愿景,科幻文學影視創(chuàng)作生產與科技科普賦能三大主題。
科幻影視打造高原鑄就高峰的增長點和新動能單元,由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主持。知名表演藝術家、特型演員盧奇首先發(fā)言,他表示自己雖然沒有演過科幻電影,但自己飾演的鄧小平同志對科技十分重視。
中國電影資料館研究員左衡坦言,過去幾天時間,自己看了60多個申報文化基金的劇本。其中,科幻題材作品數量達到十余個。對于中國科幻電影的發(fā)展,他表示急需建立起一個從文學原創(chuàng)到攝影再到導演等的全工業(yè)化生產線。
科幻喜劇電影《智愛2026》主演寧文彤表示文成才旦執(zhí)導,自己參演,劉慈欣擔任文學顧問的科幻院線電影《冷湖37°》,預計將于9月份在冷湖開拍。影片聚焦科技與人性,是一部軟科幻電影。
在饒曙光看來,《流浪地球》系列電影所代表的工業(yè)化水準,并不是當前國產科幻電影制作的常態(tài)。這種主創(chuàng)陣容豪華的頭部科幻電影往往投資成本巨大,制作周期漫長。市場也需要更多像《宇宙探索編輯部》這樣的軟科幻作品。
科幻文學繁榮發(fā)展新愿景單元由中國作協(xié)主席團委員、理論批評委員會副主任梁鴻鷹主持。中國作協(xié)社會聯(lián)絡部主任李曉東認為科幻文學作家是一個很獨特的群體,他們和大多數以情感為創(chuàng)作驅動力的作家不同??苹米骷彝枰邆浜軐I(yè)的理科背景,他們的作品更多是眺望星空。
四川《科幻世界》雜志社副總編姚海軍直言,劉慈欣代表作《三體》是一個跨時代的作品,大大縮小了中外科幻文學作品的差距。在他的記憶中,曾有人開玩笑表示“《三體》出來后,世界上只分為兩類人,一類是看過三體的人,一類是沒有看過三體的人。”科幻文學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
科幻文學影視創(chuàng)作生產與科技科普賦能單元,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茍利軍主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八號探測器系統(tǒng)總設計師彭兢表示宏觀來看,科幻文學影視作品對于展開科技創(chuàng)新與科學知識普及是大有裨益的。當年,他之所以選擇航天事業(y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小時候看了很多科幻作品,激發(fā)了自己探索宇宙的好奇心。
[1905電影網]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