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訊 12月26日,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誰持彩練當空舞》主創(chuàng)進北大暨電影創(chuàng)作研討會在北京大學燕南園舉行。《誰持彩練當空舞》以紅軍榮譽之戰(zhàn)大柏地之戰(zhàn)為原型,聚焦紅軍發(fā)展史上重要的階段紅四軍下井岡山挺進贛南的斗爭歷史,生動表現(xiàn)了毛澤東、朱德等紅軍締造者的堅定理想信念、高超指揮能力以及紅軍指戰(zhàn)員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適逢毛澤東誕辰130周年紀念日,這場研討會變得別具意義。
會議由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李道新主持。電影總出品人、寧波電影集團黨委書記鄭開顏、導演兼編劇李小軍分享了創(chuàng)作的心路歷程,閆少非、章柏青、李洋、邱章紅、郁笑豐等專家學者齊聚研討,從多重視角解讀了主流電影的創(chuàng)作空間。
影片罕見地將“紅軍成立以來最有榮譽之戰(zhàn)爭——大柏地之戰(zhàn)”,也是毛澤東親自拿槍參加的戰(zhàn)斗搬上大銀幕。在總出品人鄭開顏看來,大柏地之戰(zhàn)關乎中國歷史命運的抉擇,《誰持彩練當空舞》旨在用影像呈現(xiàn)那段不平凡的歷程,傳承革命者的精神,向偉人130周年誕辰致以崇高的敬意,緬懷毛澤東同志和他的戰(zhàn)友們。
鄭開顏
來自軍人世家的導演李小軍,10年前參觀大柏地時被毛主席當年在此作戰(zhàn)的故事深深震撼,他坦言大柏地之戰(zhàn)不如三大戰(zhàn)役般波瀾壯闊,但蘊藏著信念和人性的力量。歷時多年打磨劇本,影片進行了大膽創(chuàng)新,力求擺脫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敘事的模式化。
李小軍
與會專家學者從多個角度對《誰持彩練當空舞》進行了研討。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雷虹認為這部片子不僅對大柏地之戰(zhàn)藝術再現(xiàn),也是傳播革命精神和紅色基因的重要媒介,對于新時代,對于觀眾來講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啟示。
雷虹認為,本次研討在北大舉辦,不僅是為了紀念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偉大的歷史時刻和革命精神,也是為了緬懷偉人毛澤東以及在北京大學這片沃土上孕育的思想火花和傳播火種的先輩們,更是向毛澤東以及為中國革命不怕犧牲、貢獻一生的革命前輩致敬,激勵學生在新時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能把握大歷史觀,傳承和發(fā)揚先輩們的革命精神。
雷虹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教授指出,以這部電影作為案例,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如何表達可以成為深入研究的課題。彭鋒期待把中國當代藝術里所體現(xiàn)的建設性結果,變成中國人的當代藝術觀念,變成全球的當代藝術觀念。
彭鋒
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黨組副書記閆少非表示,大柏地之戰(zhàn)鮮有在電影里呈現(xiàn),對于記錄和傳承那段震撼人心的傳奇故事,《誰持彩練當空舞》具有極高的影像價值,“它對時代的思考和價值,對于電影創(chuàng)作的借鑒意義是值得肯定的”。
閆少非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章柏青分析電影里的毛澤東形象,稱其“站得住、立得起”,他的性格空間是支撐影片進行下去的一種力量。影片有浪漫主義的表達成分,“一開始就是毛澤東的《菩薩蠻·大柏地》,散發(fā)出濃厚的詩性。導演進行了精心的構思,凸顯了這部影片的創(chuàng)新意識”。
章柏青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向勇同樣強調電影的詩性,無論視角呈現(xiàn)、人物塑造、節(jié)奏把控、畫面構圖以及色彩調用,都尊崇了詩意美學法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劉晨關注到電影的用色,“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借用畫家李可染在1954年變革中國畫專門刻的方印中的文字形容主創(chuàng)創(chuàng)新,她稱這部電影的探索可謂“可貴者膽,索要者魂”。
向勇
劉晨
北京電影學院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郁笑豐驚艷于影片講究的攝影和光線。他提到,賀子珍的聲音作為電影中特別巧妙的一筆,讓觀眾更加相信這段歷史,更加能想象毛主席革命歷程的不易,電影將革命浪漫主義和革命先輩堅信道路的情懷呈現(xiàn)得非常到位。
郁笑豐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李洋教授贊揚《誰持彩練當空舞》不止關注宏大的戰(zhàn)爭,而是圍繞一場戰(zhàn)役來拍攝,在人物安排和劇情結構上充滿巧思,槍戰(zhàn)和爆炸場面達到了商業(yè)電影的要求。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蓓詳細分析了伍若蘭犧牲的情節(jié),“她在巷戰(zhàn)被捕之前一直唱《當紅軍》,是為了吸引敵人,換取戰(zhàn)友安全撤離的機會。在此起彼伏的槍聲中,優(yōu)美的旋律非常有張力,導演也有意放大了這首歌的聲量。伍若蘭最后作為小白花的象征,在她犧牲的時候,這首歌跟畫面同樣有所呼應”。王蓓特別提到電影片尾曲《關山謠》很有誠意。“小草記得他們來過,他們要去向何方,何處是風的方向”,歌詞非常好,不顯山不露水地把宏大敘事和流行文化結合起來,跟電影敘事有異曲同工之妙。從這首歌曲可以窺探,主創(chuàng)為影片創(chuàng)作花了很多心力。
李洋
王蓓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戲劇與影視學系主任邱章紅教授談到,一般評估商業(yè)電影主角塑造有九個指標,本領、執(zhí)著、良知、勤勞、有趣、勇氣、磨難、遭受不公正、經(jīng)常處于險境,符合其中的五項就能夠合格?!墩l持彩練當空舞》對毛澤東的塑造能夠符合其中七項,這部電影在新時代塑造中國偉人的路徑完成了又一次探索。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陳均則贊揚了影片的文學性,他表示不少電影都曾從文學吸取能量,《誰持彩練當空舞》同樣引用大量文學元素,從文學中建構了一個觀眾可以理解的毛主席和革命文化的世界。北京大學圖書館研究館員朱本軍剖析,敵眾我寡,敵強我弱,電影通過強烈的對比體現(xiàn)轉禍為攻,逢兇化吉,展示毛主席堅毅果敢,進取的品質和大無畏的精神,這是它的思想和靈魂所在。
邱章紅
陳均
朱本軍
從媒體人的視角出發(fā),《中國銀幕》雜志總編輯陳學智直言,《誰持彩練當空舞》完成度頗高,如果電影上映后能產(chǎn)生熱烈的社會反響,這將是理想的狀態(tài)。結合賀子珍的臺詞,《當代電影》副主編張文燕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毛主席心中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解放天下勞苦大眾的目標堅不可摧,正是這種力量讓人民能夠真正當家作主,讓人民能夠作天下的主,人民性是神性真正的所在。
陳學智
張文燕
浙江省電影放映協(xié)會秘書長葉鋒分享,這部電影有創(chuàng)新,呈現(xiàn)了一種年輕的狀態(tài),有望引起年輕一代的共鳴。原江西影視家協(xié)會副主席秘書長張躍明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電影就曾跟李小軍導演合作,如今李小軍導演再出新作,他感慨這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令人收獲巨大。
葉鋒
張躍明
研討會最后,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李道新總結:“這是一部有追求的、有勇氣的,有境界的,有創(chuàng)新的革命歷史題材影片”。他進一步分析,導演李小軍將視聽、造型藝術跟整部影片的立意非常好地結合在一起,無論內容還是形式有著非常明確的作者意識。影片中有大量的俯仰鏡頭、遠景鏡頭和特寫鏡頭,尤其是何挺穎犧牲的一些鏡頭,特定的造型意識呈現(xiàn)了主流電影內在的精氣神,希望通過影片公映令這種精氣神傳達到更遠。
李道新
據(jù)悉,該片計劃于近期在北京、上海、廣州、長沙等地逐步展開點映。
[1905電影網(wǎng)]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