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末路狂花錢》上映至今,成為了一匹小黑馬,票房破億,單日票房穩(wěn)居前二,上座率更是保持檔期第一,收獲了極佳的觀眾緣。
很多人都沒想到,譚卓竟然在這部喜劇作品中,如此有笑點。
在此之前,她過往創(chuàng)作的多是在《我不是藥神》《誤殺》《暴裂無聲》這類現(xiàn)實題材中,更內耗的角色。但熟悉譚卓的人都知道,她私下是個自帶笑點的人,妥妥一個可愛的“搞笑女”。
這一次,她終于在電影里《末路狂花錢》中,有機會向外界展示了她的這一面。
“我自己很早就想拍喜劇了。”在接受1905電影網(wǎng)《對話》欄目采訪時,譚卓說到。過去也接觸其他喜劇劇本,但之前因為時間的不湊巧,遲遲沒有下文。
彼時她剛結束了劇集《對手》的拍攝工作,適當給自己放了個假。恰好看到《末路狂花錢》的劇本,此前她就關注烏日娜導演在豎屏短劇上的嘗試,“導演是個很有想法的女孩子,一切都很契合,就可以試試看。”
雖然在過去一段時間里,譚卓放慢了表演的步伐,但她始終保持著每年一次的當代藝術展的相關工作。
在剛結束的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中,她繼續(xù)擔任藝術創(chuàng)新推廣大使、藝術創(chuàng)新單元「new Movement」發(fā)起人,推出「全球新藝術人才計劃Worldwide Artistic Pathfinder」,面向全球誠募創(chuàng)新型“泛藝術及影視”人才。
我們也越來越好奇,這位演員在表演和當代藝術上,是如何平衡的,未來又會有怎么樣的新可能呢?
01
譚卓過往表演都很耗費精力。
一方面是因為她過去的那些角色設定相對比較沉重,生活背景更加寫實;另一方面,譚卓在創(chuàng)作時,往往會不自由主將自身代入進故事,形成一個內耗的閉環(huán),“所以可能很多觀眾看我,都會覺得我好像有點高冷,甚至不敢進一步接觸。”
但現(xiàn)實中的譚卓,和多數(shù)東北人一樣,基因里就帶著超強的喜劇天賦。私下和朋友聊天,或者和同事之間的相處,總是自帶笑點。身邊不少熟悉她的人都說,她有機會應該去拍喜劇。
“我自己也蠻想拍的。”但是譚卓一直沒等到合適的劇本,每次總或多或少因為各種原因錯過,“喜劇的創(chuàng)作過程也會很開心,可以調劑自己。”
拍完劇集《對手》之后,譚卓給自己放了個小長假,當然,期間仍舊穿插了部分工作。直到后來,《末路狂花錢》的團隊找到了她,幾乎是天時地利人和,“就想著試試看。”
《末路狂花錢》雖然是喜劇,但導演烏日娜將每個角色寫得非常落地,都是每個人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人,只是這些人聚到一起,能碰撞出特別的笑點。
在譚卓看來,王曉倩這個角色的有些地方和自己很像,外表看起來似乎不近人情,說話也比較直接,甚至有些欠,但內心很暖,“王小倩就是一個地道的東北人形象,很有擔當、有勇氣,我生活里就有很多這樣的女性。”
《末路狂花錢》的笑點并不僅僅在于人物的設定,更是落在角色間的對話,以及行為上。
雖然演喜劇看似會是一個愉快的過程,但表演節(jié)奏遠沒有大家想象中那么輕松,“我是第一次拍喜劇,會帶著一定心理準備和壓力參與到工作中,但表演中不會帶著這個負擔。”
這次合作的演員恰是賈冰、小沈陽、于洋這些較有經(jīng)驗,并且有較強個人風格的喜劇演員,“這個過程就像是一個蹺蹺板,你來我往,找尋一種潛在的默契。”
譚卓給王曉倩做了一個特別設定——故事最后,賈冰飾演的賈有為來給王曉倩送錦旗時,她做出了類似孫悟空的姿勢。
這是譚卓現(xiàn)場想出來的提議,“王曉倩有個特點,有事兒就會特別快地跑到樹上去,特別可愛。所以我們把她建立了合理性,在高的地方拿著桿掛錦旗,回頭說話的時候,桿搭在肩上,就像孫悟空一樣。”
02
譚卓有次做夢,夢見自己要扮演孫悟空,妝造都齊活之后,覺得自己演不過六老師(六小齡童),壓力一刺激,夢醒了。
有趣的是,近期她正在拍攝的新作《云雀叫天錄》,恰和六小齡童有合作。
夢雖如此,譚卓還是很喜歡《西游記》。今年年初她做過一個藝術個展,叫“不現(xiàn)時”,“我就是希望讓大家明白每個人都是‘七十二變的孫悟空’,面對生活的困難時,我們可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用各種的變化應對。”
這幾年的譚卓,逐漸把更多時間放在跨媒體的藝術表達上,譬如她關注烏日娜導演,是因為對方率先做出的短豎屏創(chuàng)作的嘗試,她也關注其他當代藝術,自己策展,“一切都是順勢而為,每個個體都無法脫離社會的變化。”
她保持著一年一個展覽的頻率,“這是當時我自己采訪時說出去的話,所以也想逼自己一下。”她身邊不乏各類當代藝術家,每年集結大家的創(chuàng)作,一切有一個持續(xù)、穩(wěn)定的創(chuàng)作。
譚卓不止一次表示非常熱愛藝術,“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和藝術相關,并不只是當代藝術,電影同樣是藝術。”
在她看來,兩者的底層邏輯都共通的,“我覺得萬物都相互影響的,包括我現(xiàn)在在拍的這個戲,導演和我們談現(xiàn)場表演創(chuàng)作,我覺得這個東西甚至會影響到我對公司發(fā)展運營的思考。”
雖然譚卓對表演創(chuàng)作放緩的腳步,但工作并沒有因此,反而越來越忙,不僅要考慮策展工作,開始創(chuàng)業(yè)的她,也要顧及公司運營的方方面面。
只是對她而言,創(chuàng)業(yè)不簡單,充滿挑戰(zhàn),但很有意思,“在這件事上,收獲是特別豐富和全面的,能鍛煉你的勇氣、專業(yè)和心智,我甚至覺得年輕人應該早創(chuàng)作。”
如今的譚卓,享受著這種快速讓自己學習、充電、成長的過程。
至于對于未來的規(guī)劃,“我更希望可以把時間花在好的影視項目的創(chuàng)作上,這樣不會覺得我的生命是被無畏的消耗掉了。我覺得我不是以數(shù)量取勝的。”只是藝術作品,每年都還是堅持至少有一個展,完成當初自己立下的flag,“也要逼一逼自己。”
相較于演員的身份,現(xiàn)在的譚卓是不是做好了當一名藝術家的準備?
“我覺得人人都是藝術家,藝術在任何人的身上,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譚卓用她的態(tài)度,給出了答案。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