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電影《風流一代》在戛納首映之后,收獲了不少贊譽,在影迷眼中代表了專業(yè)評價的《綜藝》場刊上,該片以2.6分(滿分4分)位居前五。
海外各家媒體更是贊不絕口,《銀幕》甚至稱之,“這是賈樟柯對自世界之交以來中國電影的‘奧德賽’式探索,也是其職業(yè)生涯長期關(guān)注點的集中呈現(xiàn),在質(zhì)樸的氛圍中呈現(xiàn)出的一種史詩感。”英國電影雜志《Little White Lies》在夸贊影片同時,更毫不吝嗇表達了對趙濤的認可,“這證實了趙濤是當代最偉大的銀幕演員之一。”
這是賈樟柯和趙濤繼《江湖兒女》之后,時隔6年帶作品回到戛納。
如今對于很多影迷而言,尤其是中國觀眾,都會好奇賈樟柯是否能將最高榮譽“金棕櫚”收入囊中,又或者是其電影里“唯一的女主角”趙濤,能否如愿捧回期待許久的最佳女演員的獎杯。
只是在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官方合作伙伴巴黎歐萊雅的采訪間里,趙濤與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對話聊起表演的時候,似乎對獎項已經(jīng)淡然,更專注自己表演與作品的關(guān)系。
這種淡然都在賈樟柯眼中,“趙老師已經(jīng)過了那個(想拿獎的)階段,她平常也不太出來參加活動,她需要更多時間留給生活。”
01.
《江湖兒女》拍攝前,賈樟柯拿著劇本問趙濤,故事里有犯罪元素,有興趣演嗎?而在趙濤看來,那就是一個女人的故事。
這一次,新作《風流一代》的故事完全關(guān)于一位女性,甚至在海報上寫著,“21世紀前21年,一位中國女性沉默著經(jīng)歷了喧囂的生活”。
這個故事,只能由趙濤出演。
賈樟柯利用自己在2001-2022年期間拍攝的影像素材,重新梳理了自己從《任逍遙》開始的創(chuàng)作脈絡,剪輯了一個故事。他把粗剪的內(nèi)容,以及后續(xù)故事的劇本給趙濤看,“前面2/3都是她演的,后面就也不可能換人了。”
對于趙濤而言,這個過程非常復雜。
在賈樟柯電影里,趙濤飾演的角色多是“巧巧”,但“巧巧”們在同一宇宙相遇,“我有點擔心。”時隔多年,趙濤已然忘記了當時拍攝過程的心態(tài),“因為我的表演是在拍攝過程中,不斷學習和感悟。”
直到趙濤在剪輯房里看完粗剪,她才慢慢放下?lián)模?ldquo;我特別慶幸,過去表演的時候,我永遠把人物讓在第一位,我非常明確,演員真摯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表演品質(zhì)。”
這種情感標準或許是賈樟柯在人群中,選中趙濤作為自己女主角的關(guān)鍵。賈樟柯曾經(jīng)對演員的要求很簡單,但也不簡單,“站在人群中不能讓人看出是一名演員,但又必須是在表演。”
趙濤做到了,或是這個要求,以及對角色的足夠入戲,賈樟柯在前期剪輯過程中發(fā)現(xiàn),她過去在電影里很多表演都沒有太多臺詞,“我們慢慢覺得,她應該是一個沉默的女性。但這個人物不說話,不代表她內(nèi)心沒有想傾訴的表達。就像現(xiàn)實中很多女性,雖然說話,但是沒有傾訴的渠道。我們就想使‘沉默的人’這個概念具象化。”
看完劇本之后,趙濤覺得這次賈樟柯想把《風流一代》的巧巧塑造成有著生命落差的狀態(tài),“我覺得她是一個被困的女性。”正是從這個階段開始,趙濤慢慢進入到狀態(tài),才摸到這個影片里面巧巧的表演脈搏。
電影里,巧巧以失語者形象出現(xiàn),直到結(jié)尾,才終于發(fā)出了一聲“哈!”
當時在拍攝時,人物在雪中跑步,原本是角色帶著喘氣聲就結(jié)束了,但拍某一條時,趙濤突然發(fā)出了這樣的聲音。她覺得特別難為情,破壞了導演的氛圍。
可誰想,賈樟柯覺得這一聲反而非常有力量,甚至以這聲作為影片結(jié)尾。
戛納首映之后,伴隨著全場的掌聲,趙濤哭了,或許對她而言,這是一場有感而發(fā)的奔赴,一種與角色雙向奔赴的共鳴。
正如她自己的評價,“《風流一代》中的表演,對我來說是一個階段性的總結(jié)吧。”
02.
法國作家波伏娃說,沒有天生的女性,女性是在成長的過程中的一種自我認定。賈樟柯覺得這句話恰好是對《風流一代》中“巧巧”的注腳。
只是回頭再看趙濤和巧巧的互相成就,這句話不僅適配巧巧的成長,也適配于趙濤的演員之路。
如果把鏡頭對準2000年的趙濤,彼時的她仍是一名舞蹈老師,剛得到機會走進電影《站臺》劇組拍戲,“當我工作了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以賈導為主的這樣的一批年輕人,他們?yōu)樽约汗餐哪繕?,每天都全力以赴?rdquo;
在拍攝過程中,大家遇到了三月天突發(fā)的大風大沙,小小的劇組當時都無法支撐,但依舊想辦法克服各種困難。這種工作的狀態(tài),打動了當時剛成為演員的趙濤,“原來一個好的工作狀態(tài)是這樣的。”
《站臺》拍攝之后,影片入圍了第5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對于趙濤而言,是一種不小的鼓勵。只是對于剛?cè)胄械内w濤而言,彼時仍有很多好奇去研究。
沒過多久,賈樟柯拿著《任逍遙》劇本邀請趙濤,恰恰是這部作品開始,讓她開始明白,”我值得去這樣的行業(yè)里重新探索一下。”趙濤從未預想后續(xù)會有什么結(jié)果,“但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自此,趙濤和賈樟柯開始了穩(wěn)定的合作關(guān)系。
賈樟柯一直在用鏡頭記錄著中國的變遷,當時他注意到了三峽老城的拆遷事件,特別希望能記錄下這個過程,于是在沒有劇本的情況下,組建了拍攝團隊開始拍攝。
這對于趙濤而言,《三峽好人》的拍攝是一件從未有過的經(jīng)歷,“我不知道自己在演什么,每天都是突然告訴我,‘趙濤怎么怎么樣’。”一場和時間賽跑的拍攝,“對我來說,真的特別神奇。”所有辛苦總會有反饋,影片最終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上,摘得了最佳影片“金獅獎”。
趙濤從開始與賈樟柯合作開始,她始終都會有個心態(tài),“演員是個體,電影是集體性創(chuàng)作,我們演員不能高于電影本身。”
誠然,不少演員為了得到觀眾們的青睞,慣性在表演時融入自己的小心思。只是在趙濤看來,“這種小心思,其實對塑造的角色是不準確、不純粹的。”如今回頭再看過去的作品,趙濤非常自信,自己一直踐行著當初給自己定下的標準。
“我覺得我的表演方法,包括我的工作方法,對于提高這個電影品質(zhì),還是有幫助的。”看吧,趙濤始終有著她的底氣。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