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預售破3000萬,想看人數(shù)超35萬,《孤星計劃》無疑是12月熱度最高的新片之一。
1927年風聲鶴唳的上海,一群青年為完成絕密撤離行動,與敵人展開智與勇的生死周旋,危機重重敵友難辨,他們的命運又該何去何從?
影片以諜戰(zhàn)強類型先聲奪人,又憑借強陣容拉滿話題度。王源、張雪迎、梁靖康等青年演員挑大梁,滿屏的青春氣息撲面而來,為類型片注入新鮮血液和活力。
李晨、印小天、韓童生、余皚磊等實力派的加盟也起到“定海神針”般的作用,把復雜多變的人物關(guān)系詮釋得精準到位。
談到創(chuàng)作理念,監(jiān)制黃建新表示電影有諜戰(zhàn)戲復雜的結(jié)構(gòu),主角則是一群涉世未深的青少年,“這種反差感相信會引起觀眾的共鳴和喜歡。”
懸疑諜戰(zhàn)打底,青春群像增添亮色,《孤星計劃》如何把諜戰(zhàn)片拍出新意?
01
“諜戰(zhàn)”
1927年的上海,風聲鶴唳。國民黨反動派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chǎn)黨員和革命群眾,讓整座城市都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雨夜之下的秘密槍決、機槍掃射中的鮮血橫流,城中處處戒備森嚴......《孤星計劃》一上來就用氛圍代入感把人拉回100年前的上海灘。
黑暗、壓抑、窒息,這片戰(zhàn)場雖然沒有硝煙,卻同樣殘酷。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群有志青年組成孤星社,接到護送重要人物撤離的任務,難度可想而知。
一邊是國民黨反動派的殘暴高壓,酷刑暗殺,毫不留情;
另一邊,孤星社成員如履薄冰,稍不留神就會暴露身份,面臨生命危險。
尤其是主角李一民,仿佛時刻行走在“懸崖”之上,多次身陷險境,一步踏錯便是萬丈深淵。
不斷有戰(zhàn)友犧牲倒下,也讓氛圍更加壓抑窒息。
諜戰(zhàn)片最抓人的就是敵我雙方的智力和武力對壘,在這一點上,《孤星計劃》做得足夠硬核。
雙方智商在線,沒有降智的送分操作,而是你來我往,見招拆招。
本以為精心布局的撤離計劃,卻早已籠罩在敵人的天羅地網(wǎng)之下。
迷局之中還有迷局,算計之下還有陰謀,猜不到下一步是什么,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鹿死誰手。
導演徐展雄曾是網(wǎng)劇《心理罪》的編劇,電影《革命者》的導演,對懸疑敘事的把控十分老練,對年代感的打造也精準到位。
影片全程保持著極強的懸疑感和壓迫感,讓觀眾捏一把汗,不敢大口呼吸,仿佛和主角團一樣,能感受到身后有冰冷的槍口正對著自己。
影片的另一重懸疑則來自身份的不確定性。全員假面,多重反轉(zhuǎn),不斷在黑白之間反復切換。
國民黨陣營內(nèi)部互相猜忌,孤星社也深受“叛徒”所困,使本就艱難的任務更加危機迭起。
雙面間諜、雙重臥底的巧妙設置不僅騙過了主角,也騙過了觀眾。
觀影全程沉浸在“猜內(nèi)鬼”的爽感之中,也讓最后身份明牌帶來了很強的沖擊力。
除了智力交鋒,影片同樣有緊張刺激的動作場面,爆炸、飛車、暗殺、電刑、肉搏等經(jīng)典諜戰(zhàn)片類型元素一應俱全,再加上考究的光影和到位的剪輯,持續(xù)給人帶來視聽沖擊和感官刺激。
面對這樣的特殊題材和時代背景,《孤星計劃》沒有選擇波瀾壯闊的歷史大事或知名人物,而是將鏡頭對準一群“無名”的小人物,聚焦一場隱秘戰(zhàn)線上的諜戰(zhàn)博弈,用類型片的魅力扣住觀眾的心弦,把“好看”擺在了第一位。
02
“青春”
冰冷的刀槍,殘酷的刑具,暗中窺探的目光...過往的諜戰(zhàn)片似乎總是充滿了陰郁冷峻的氣質(zhì),但《孤星計劃》卻用一群熱血青年的“少年意氣”,為這一類型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活力。
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王源、張雪迎、梁靖康、此沙、翟瀟聞、陳雨鍶......平均年齡26歲的主角團用自帶的青春氣息,聯(lián)手帶來了一幅個性鮮明、血氣方剛的青年群像。
王源飾演的李一民,經(jīng)歷了從普通小工到平凡英雄的蛻變。他也卸下偶像包袱,由外向內(nèi)體會角色,用眼神的變化詮釋出了人物的成長和弧度。
眼睜睜看到戰(zhàn)友犧牲時的情緒爆發(fā)很有張力,令人心疼動容。
張雪迎飾演的丁夢華則是理想主義的“化身”,她的表演也自帶知性氣質(zhì)和女性力量,與角色契合度很高。
梁靖康飾演的許天平要在父親的期許,同學的情義和自我的追求之間艱難做出選擇,充滿了矛盾和隱忍;
此沙飾演的江岳則有復雜的前史,但最終從不受約束的“江湖人士”成為了敢為正義犧牲的英雄。
這群“孤星社”的成員們雖然出身和個性迥異,卻有著同樣赤誠的底色。這份只有少年才有的孤勇和熱血,也為冷峻的諜戰(zhàn)片增添了一抹不一樣的亮色。
就像“孤星社”的名字,孤星雖小,仍有光亮,你也許無法辨認他們的姓名,但終有一天將匯成星海,點亮黑暗。
一百年前,這群二十歲出頭的青年,從全國各地來到上海這座大城市讀書打拼,和當下的年輕人并沒有什么不同。
他們也要面對畢業(yè)后的人生選擇,也要平衡理想和現(xiàn)實的沖突,父輩的期許與個人追求之間的矛盾。
是隨波逐流還是堅守初心?影片對于青春和理想意義的探討,相信能超越時空,引發(fā)每個人的共情和共鳴。而主人公們的選擇,也會給予同樣身處“暗夜”的人們鼓舞和勇氣。
就像那兩句貫穿全片的臺詞:“你無法選擇自己的過去,卻可以選擇自己的未來。”“別丟了你的勇敢!”
無論身處哪個年代,只要你勇于堅守本心,堅持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和光亮,終有一日會找到同行的伙伴,讓孤星連成星海,便足以照亮夜空的黑暗。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