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毀譽參半的處女作
馬庫斯·施萊澤,奧地利電影人,在電影圈已經(jīng)混跡許久,曾經(jīng)是《鋼琴教師》、
《伯納德行動》和
《白絲帶》的選角導演,和金棕櫚的淵源頗深。此次他參加戛納的影片《邁克爾》是他自編自導的導演處女作,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令人頗為不快的故事。35歲的邁克爾綁架了10歲的沃爾夫?qū)⑸钤谝黄?,這是他們“不自覺”地選擇,也是他們生命中最后5個月。
影片一直處在一種冷峻、沉默而且還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氣氛中。在影片的開始,邁克爾結(jié)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打開地下室的房門,里面一團漆黑,然后才在黑暗中出現(xiàn)了沃爾夫?qū)纳碛?。吃完簡單的晚飯,兩個人在一起看了電視就各自睡去。這種非常洗練和犀利的處理方式讓人震驚。他帶來的感受是雙重的,第一,簡單的鏡頭語言令人感知到導演功力的不俗;第二,它給影片定下了一種既沉重又暗流涌動的基調(diào),預示著影片后面會有重大的事情發(fā)生。因為沃爾夫?qū)潜唤壖軄淼暮⒆樱赃~克爾限制著他對周圍環(huán)境的認知。沃爾夫?qū)o父母寫信,然后把信藏在自己的枕頭下。晚上他做夢,夢見父母正按照信上的內(nèi)容前來營救自己——這是影片中唯一的一個給人以希望的鏡頭。至于影片中人物的行為動機,馬庫斯·施萊澤根本沒有提及,我們不知道邁克爾是不是一個綁架兒童的慣犯,也不知道沃爾夫?qū)遣皇且粋€家庭不幸福的孩子,因為他和邁克爾生活在一起的時間里,基本沒有反抗,情緒也不激動。應該說,馬庫斯·施萊澤沒有給我們提供任何社會學和行為學上人類的特征,只是很平靜地講述了這么一個故事。從影片中可以看到,邁克爾對兒童有種“依賴心理”,缺少了兒童的生活,于他而言是無法想象的。這樣的情節(jié)設置讓人想起了
《洛麗塔》,可是馬庫斯·施萊澤對人物的心理挖掘并不深刻,使得影片有些流于表面,僅僅是在獵奇而已。如果回頭看這么一部電影,這種冷峻、不動情感的講述方式似乎也在暗示著導演對影片故事的認知和認同。演員的表演在某種程度上是影片的看點。因為在影片中出現(xiàn)的演員很少,所以扮演邁克爾和沃爾夫?qū)难輪T的戲份非常重??墒蔷褪菍а莸倪@種講述方式和演員的表演,成為了影片兩極分化的口碑的來源。
褒獎影片的英國媒體indieWIRE認為這部電影“情感飽滿,導演手法嫻熟老練,演員表演豐滿而且到位”。該評論認為影片“充滿了值得咀嚼的細節(jié),馬庫斯·施萊澤的拍攝風格頗具大導演的風范。只有60人的攝制團隊的確顯示出了超一流的專業(yè)水準。扮演沃爾夫?qū)男⊙輪T很有特點,很完整地扮演了這個最難扮演的角色”??墒敲绹襟w《好萊塢報道者》卻用了非常嚴重的,諸如“重大失誤”這樣的大字眼來形容本片?!逗萌R塢報道者》的這篇評論稱,影片是“一個重大的失誤。這種題材是所有導演都應該避免的,可是馬庫斯·施萊澤偏偏就要玩火自焚。這部電影沒有絲毫表現(xiàn)出它所描繪的那種生活的真諦,也沒有展示出人物的情感,從頭到尾都是一個怪胎。看情況,《邁克爾》很可能會成為戛納的一個污點,持續(xù)地引發(fā)討論。”而獲得英媒贊揚的演員表演,在《好萊塢報道者》的評論里也是沒有得到一絲一毫的口彩,該評論這么寫到:“演員表演是影片的敗筆之一,尤其是扮演沃爾夫?qū)男⊙輪T,他根本沒有那種氣質(zhì)和表演的實力,眼神空洞,表演平庸。”可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馬庫斯·施萊澤選擇導演了這么一部電影。影片中邁克爾·哈內(nèi)克的風格很重。這部毀譽參半的具有極強風格化傾向的影片是不是能為導演爆冷在戛納有所斬獲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