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網(wǎng)訊(文/靖宇) 三月是影市淡季,這是一個規(guī)律,但是現(xiàn)在這個規(guī)律正在漸漸失靈。截至3月25日,三月國內(nèi)總票房約為8億,平均每周有2億進賬,總票房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約60%,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而且值得關(guān)注的是,整個3月事實上只有一部好萊塢的大制作影片
《異星戰(zhàn)場》來撐場,票房的上升更多則來自《桃姐》、
《大追捕》等國產(chǎn)影片的給力支持。
《異星戰(zhàn)場》本土失守 海外表現(xiàn)尚可
三月檔期成好萊塢“衰片”第二春?
今年的三月檔期與去年同期驚人的相似,都有大量的影片上映,都是一部國產(chǎn)文藝片和一部好萊塢分賬大片賺取高額票房或口碑。去年
李玉導演的小成本影片
《觀音山》拿下超過7000萬票房,成為黑馬;今年則是
許鞍華導演的《桃姐》成功接棒,收獲6400萬票房成績。去年的好萊塢大片是
《洛杉磯之戰(zhàn)》,在內(nèi)地公映的首周票房為8500萬元,最終以2.3億元的票房成為最大贏家,今年則是《異星戰(zhàn)場》以1.8億元無懸念稱霸3月票房榜。
有趣的是,稱霸去年3月內(nèi)地影市的《洛杉磯之戰(zhàn)》在本土票房可說相當糟糕。同樣,今年的《異星戰(zhàn)場》同樣在本土遭遇滑鐵盧,兩周500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讓狠砸3.5億美元的迪士尼巨虧近兩億美元,慘敗而歸。本土票房的不給力,使得影片只能將希望寄托于海外市場。全球1.7億美元的票房也算是不錯的成績單,證明北美以外地區(qū)的觀眾,對于擁有好萊塢金字招牌、充滿特效的大片依然是照單全收。
除了《異星戰(zhàn)場》,整個3月還有一部
《王者之劍》和一部
《非常小特工之時間大盜》。兩部影片都是美國去年暑期檔的墊底影片,前者票房不足2000萬美元、后者不到4000萬美元,回本無望。在國內(nèi),《王者之劍》拿下了近4000多萬的票房,“小特工”也斬獲了近3000萬的票房。這些好萊塢“衰片”弱旅,到了國內(nèi),因為缺少強勁對手,一躍成為檔期主宰,實在是有種“矮子里拔將軍”的悲哀。
下一頁:3·8檔期是偽命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