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卓接受記者專訪
我也算是北漂 拍激情戲有底線沒界限
電影《小荷》中,女主角住地下室、做服務員的北漂經(jīng)歷令人印象深刻,用譚卓自己的話說,她也當過北漂,每個人都有理想與現(xiàn)實背道而馳的時候,因此演起來也很有共鳴。作為文藝片女郎,大尺度的激情戲可謂是家常便飯,譚卓對此顯得非常隨性:激情戲?有底線,沒界限。
電影網(wǎng):導演劉姝之前也做過記者,小荷在片中也做過記者,這個故事有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嗎?
譚卓:我是覺得一定會有她的影子,這部電影是一部作者性質(zhì)的電影,所以一定會有她很多的想法和理解表現(xiàn)在里面。
電影網(wǎng):你覺得你在演小荷的時候跟她最大的共鳴是什么?
譚卓:我覺得很多人看完這個電影都會特別容易找到共鳴,這個人物在我們的生活里面,和每個人都會實實在在地有大部分的重疊。包括你異地漂泊的生活,你的理想與現(xiàn)實的背道而馳,所以對這故事很容易找到共鳴。
電影網(wǎng):你算是北漂么?
譚卓:是,我不是北京人,自己只身在北京要尋求自己的發(fā)展,探尋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其實這都是一種漂泊。
電影網(wǎng):小荷一開始來北京是住在地下室里的,你住過嗎?
譚卓:我還沒有這種體驗,這方面不知道是不是一種幸運,確實是沒有小荷那么辛苦。
電影網(wǎng):這種特別走心的角色,會不會比較容易影響生活中的情緒?
譚卓:沒有,可能因為我平時也盡量去放松,就是不管遇到什么樣的事情,或者說是很難過的情緒,很糟糕的時期,我覺得人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處理辦法,但是我沒有把它帶到我的生活里。
電影網(wǎng):電影結(jié)尾部分是兩個小荷的重疊,一個是嫁給有錢人的貴婦,一個是提著行李箱的北漂,你怎么理解這一段?
譚卓:我的理解是,當我們走到最后的時候,現(xiàn)實可能改變了你,你呈現(xiàn)的是另外一種面貌,但你內(nèi)心住著原來的你或者是真正的你,還是最初的樣子。所以我也覺得這個結(jié)尾處理的特別好。
電影網(wǎng):就是想起了自己最初的經(jīng)歷?
譚卓:每個人走過的路,都是不可能當做沒有發(fā)生的,其實這個結(jié)尾沒有一個定式,有些人會說,小荷是不是妥協(xié)了,嫁給一個并不理想的男人,但是物質(zhì)上能滿足他。但我們表面上變了一個樣子,內(nèi)心卻未必是真正的妥協(xié),可能是我們在與世界沖突的過程中,找到了一種認識自己的方法。
電影網(wǎng):當劉向東拿出一疊錢給小荷的時候,她為什么要到洗手間里哭?
譚卓:就是強大的自尊心咯。
電影網(wǎng):那她對這個男人是沒有感情的?
譚卓:我覺得是。沒有男女之間的那種愛情,但可能會有一種感激,我還是相信任何人之間都還是善良的。
電影網(wǎng):面對物質(zhì)和愛情的抉擇,你會怎么選?
譚卓:我沒有遇到過,但我能想象到,因為周圍有很多這種情況,這個問題我也進行過思考,可能無論你做哪種選擇,你在這個過程中真正的認識自己,和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這個會比較重要,因為無論遇到什么樣的人,可能都只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真正你未來的路,整個人生的路,才是你真正要走的,也才是真正屬于你的。
電影網(wǎng):你這種文藝片專業(yè)戶,接戲的時候不會探討尺度的問題嗎?
譚卓:我覺得我是有底線,但是沒界限。我不會限制說我不能要什么,還是要根據(jù)劇情的需要。只要是合理的就OK。
下一頁:并沒有只拍文藝片 也想?yún)⑴c大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