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雨》:最具好萊塢“氣質(zhì)”的中國武俠片
《劍雨》:最具好萊塢“氣質(zhì)”的中國武俠片
這些年,華語武俠片中,最具有好萊塢氣質(zhì)的,是
蘇照彬拍攝的《劍雨》。這部影片無論是在情節(jié)設(shè)置,演員表演,后期制作,高潮演繹方面,都迥異于一般的華語影片。非常具有好萊塢大片的氣質(zhì)。影片參加了2010年的威尼斯電影節(jié),并獲得了外國媒體的好評。在預(yù)售市場上,影片就已經(jīng)收回了成本。應(yīng)該說,這是一部從拍攝到運作都非常成功的影片。而“混搭”得更徹底的“太極”系列顯然更能令人瘋狂。這部影片曾經(jīng)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展映,獲得海外媒體盛贊,被稱為“足以抗衡好萊塢”,其中,新鮮有趣的機械元素,道具的精良,以及電影所呈現(xiàn)出來的質(zhì)感,讓觀眾和媒體陷入“有趣的瘋狂”。而且“機械物語”和“身體太極”之間的碰撞,似乎又令人看到了開拓武俠片和功夫片的一個方向——或許在今后的功夫片中,擁有“超常規(guī)武器”的大反派,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主流。這不禁令人想起李連杰主演的
《新少林五祖》,在那部電影中,王龍威也曾經(jīng)駕駛過一輛“戰(zhàn)車”,只是,那只是個道具,并不是影片的“元素”……
或許,《劍雨》的成功,能夠給我們一個啟示,那就是拍攝一些具有西方傾向,但是又表達中國文化的武俠影片,或許能成為一個新的文化輸出點。只是,我們希望,這種“輸出”,能輸出文化其里,而不是功夫其表。就好像
李安拍攝的
《臥虎藏龍》,一方面,他展示的是“偷劍”、“找劍”和“為師傅血仇”的庸俗片戲碼,而另一方面,則展示了中國文化里隱忍、恬靜、淡泊等等文化內(nèi)容。所以,這部電影才會在北美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并拿下奧斯卡——站在這個角度上說,李安,已經(jīng)給后世的華語電影人起了一個好頭,剩下來的事情,就是按照李安所踩出的腳印,一步一步走下去了……